全程導醫網 徐州天使風采:“選擇醫學或許會是偶然,但一旦選擇了,就必須全身心投入,用一生去堅持。要學會發現樂趣,調節情緒,從忙碌中收獲滿足與幸福。要學會感恩家庭,平衡好工作與家庭的關系,從家庭的支持中獲取不斷前進的動力。”
姓名:師毅冰
年齡:44歲
職稱:主任醫師
科室:CT、MR室
醫院:徐州市中心醫院
從醫時間:22年
在患者眼里,她是擁有一雙“火眼金睛”的好大夫;在同事眼里,她是雷厲風行,剛柔并濟的好領導;在學生眼里,她是傳道解惑、因材施教的好老師。這就是師毅冰,一個在醫學影像領域默默耕耘22年卻依然保持著那份純真和激情的女醫生。
堅守黑白世界,識病疴、助診療
有人以為,CT、MR室醫生每天的工作就是結合臨床“看圖說話”,實際上,這并不是一份簡單的工作。
前兩天,一名50歲男性突然胸痛而被送到急診,醫院暢通綠色通道,CT室“患者未到,信息先到”,明確患者需要急查“胸痛三聯血管成像”。醫生在15分鐘內完成檢查,25分鐘之內診斷明確:主動脈夾層動脈瘤!隨后,血管外科醫生給予“支架封堵術”,這才將患者從死神手里救了回來。
“診斷治療,影像先行。”師毅冰說,影像醫生就是是臨床醫生的“眼”,外科手術中的“GPS”。如今臨床診療越來越依賴影像檢查,很大一部分疾病的藥物或者手術治療都需要影像醫生的精準診斷。“如何做出最準確的影像診斷,是我們每天都在考慮的事。”師毅冰說。
俗話說“同病異影,異影同病”,想要精準診斷,需要牢固的臨床知識、影像專業知識以及臨床經驗。在市中心醫院CT、MR室,醫生給患者拍片時,每個部位少則20多張圖片,多則200多張,每一張圖片的每一個角落都要看到,努力找出病變,不遺漏任何的蛛絲馬跡。遇到疑難病例,醫生會主動向患者追問病史,不厭其煩地觀察既往的檢查結果,再根據病情變化綜合判斷,盡量讓病人和臨床醫生少走彎路。
拍片、讀片、寫報告,拍片、讀片、寫報告……每天周而復始的圍著電腦打轉,不會感到枯燥嗎?從醫22年的師毅冰俏皮一笑:“不會啊,其中有很多樂趣和收獲的。”
她表示,普通人眼中的黑白世界,在專業醫生眼中卻是豐富多彩的,因為影像內容千變萬化,醫生在讀片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惑,從而促使自己去解答、去求證,不管結果是對是錯,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而累積下來的經驗和知識貯備,最終是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發揮醫者魅力,領好頭、做良師
身姿挺拔,笑聲爽朗,目光盈盈……師毅冰身上的特質很明顯:既有女性柔軟、柔和的一面,也有作為管理者剛強、執著的追求。事實上,她在科室管理方面,奉行的正是一條“剛柔并濟”之路。
堅持“剛性”的制度建設,加強精細管理,不斷培育和提升團隊戰斗力。多年來,先后建立《晨讀片和學術講座制度》、《影像質控制度》、《危急值報告及應急預案》等多項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嚴格操作流程,規范操作行為,為提高科室影像診斷準確率提供了堅強保證。
日常工作中,把握“柔性”的人文關懷,把員工成長與科室發展作為最高目標,不斷加強與同事的溝通和交流,團結協作,群策群力。利用休息時間,舉辦科室籃球比賽,組織員工一起參加馬拉松歡樂跑,過年過節,邀請退休老同事參加科室聚會,以此加強大家的交流與融合,同時促進科室文化傳承。
徐州市首批重點學科、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連續多年被醫院評為“先進集體”、2015年徐州市“青年文明號”稱號……這些榮譽離不開大家的努力,也顯示出師毅冰作為領導者的不凡水平。
除了醫生,師毅冰還有一個身份——老師。自參加工作起,她就一直從事臨床教學工作,有著20多年的帶教經驗。因為教學成績突出,她還獲得了2017年全國百名“住院醫師心中好老師”的稱號。
“好老師”究竟“好”在哪里?帶教過程中,師毅冰以自身高尚的醫德醫風引領和帶動學生對醫務工作者責任的理解和踐行,帶給學生深刻的印象。與學生一起查文獻查書籍,帶著學生一起下臨床看病人,每周組織學術講座和疑難病例討論,認真批改學員實習日志、親力親為修改學生們的每份影像報告……在師毅冰的幫助下,一批批剛走出青青校園的學生,懷揣著對職業的敬畏與自豪,向一名合格穩重住院醫師闊步邁進。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