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器官移植技術是治療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法。在現代醫學領域里,器官移植被譽為是20世紀人類醫學發展史上最具突破性的醫療臨床技術和最偉大的醫學成果之一。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器官移植技術日益成熟,但器官供體短缺成為制約器官移植發展的“瓶頸”,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難題。器官移植有賴于器官捐獻,發達國家器官捐獻的來源是以公民逝世后腦死亡器官捐獻為主。我國也是器官移植供體最為短缺的國家之一,并還存在著器官來源倫理、器官買賣、器官移植旅游等涉及一系列社會、倫理、法律等方面的問題。但無疑這種技術在讓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生命垂危的病人帶來了第二次生命。
3月26日,9歲山東女孩珍珍在徐醫附院捐獻了自己的器官,救了其他6名患者;而就在4月17日下午,4歲女童早早在邳州市中醫院也完成了器官捐獻手術。兩位小朋友先后完成了自己的愛心奉獻……日前,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被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增設為“蘇北地區人體器官移植區域布局醫院”,再次讓徐州地區的器官捐獻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徐州器官捐獻數量逐年上升,公眾越來越接受與認可
從徐州市紅十字會捐獻服務部獲悉,徐州市紅十字會自1997年2月開展遺體、器官(組織)捐獻登記工作以來,有600多人辦理了遺體(器官、角膜)捐獻登記手續。實現遺體捐獻37具、角膜80.5片。
人體器官捐獻,在我市是從2011年底開始試點的,到2014年1月,才實現了首例人體器官捐獻,截止4月20日,實現人體器官捐獻33例,捐獻大器官96個,96名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延續了生命,獲得了新生。捐獻角膜80.5片,100余名失明眼病患者重見光明。
當生命不可挽救時,“自愿、無償”捐獻器官,讓生命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正逐漸成為越來越多人表達對生命敬意的一種方式。器官捐獻也越來越被公眾接受與認可。
徐醫附院是蘇北地區僅有的器官移植區域布局醫院
據統計,2018年全省至今共實現捐獻案例176例,基本都在南京或蘇南開展。作為蘇北地區醫療技術指導和服務中心、淮海經濟區區域醫學中心,徐醫附院在器官移植方面同樣承擔著大型公立醫院應有的社會責任。
對此,徐醫附院常務副院長金培生教授介紹,根據醫療機構技術能力和水平,已開展移植數量、成活率及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情況等,江蘇省衛健委在2018年6月,將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納入“江蘇省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規劃(2018-2020年)”技術網絡單位,增設為蘇北地區開展人體器官移植區域布局醫院。這標志著徐醫附院醫療技術實力在區域內處于先進水平。但是想要拿到這個資質,最重要的是必須符合醫療機構人體器官移植執業資格認定審批事項,包括醫院等級、醫院的技術力量、醫院的設備實施條件、醫院的管理流程等。隨著獲批成為臟器移植醫院,徐醫附院將對本蘇北地區乃至長江以北的危急重癥患者生命安全提供堅強保障。
目前,腎臟移植是徐醫附院著力研究的重點方向。后期,徐醫附院還將繼續跟進肝臟移植和心臟移植,為更多需要的人提供生命保障。
崇尚科學,奉獻自我,捐獻器官,讓生命得以延續
據了解,我國每年約有30萬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官移植手術只有一萬例左右,很多患者都在病痛的折磨和苦苦等待合適器官中離開了這個世界。過去,由于整個社會普遍對器官捐獻認識不到位,捐獻意識不強,器官捐獻工作無法有效開展落實。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民眾意識的增強,相信徐醫附院的器官捐獻工作一定可以取得新的突破,為更多的患者和家庭帶來希望。
金院長介紹,器官捐獻超越了醫療服務本身,其發展方向往往代表一個國家社會發展的方向。器官捐獻者不是不“孝”,而是社會的大孝,他們的無私奉獻,有利于推動器官移植事業的發展,有利于中國社會文明的進步。自愿捐獻人體器官是崇尚科學、奉獻自我、造福人類的高尚行為,是愛的傳遞,是生命的延續。器官移植是挽救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最有效手段。在倡導自愿捐獻器官的同時,也需要加強器官捐獻體系的公開透明,讓更多的人打消顧慮,加入自愿捐獻者行列。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