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本周,關于健康的節日比較多。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 5月20日是“全國學生營養日”,也是“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
這些節日,主題鮮明、關注度高、涉及人群廣。本期我們就這些健康節日,特別采訪了我市幾大醫院的相關專家, 請他們為市民解讀相關知識。
5月17日:“世界高血壓日”
高血壓:被稱為危害健康的“無聲殺手”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高血壓被稱為危害居民健康和生命的“無聲殺手”。目前,我國高血壓患病率高達25.2%,每四個成年人就有一人患高血壓。
心內科專家表示,國內外經驗表明,高血壓是可防可控的疾病,關鍵在于有沒有及時監測和控制。
引起高血壓的病因有十幾種,治療前應先找準原因
作為一種癥狀,高血壓有時候會被人們忽略,認為吃點降壓藥就可以了。但作為一種疾病,高血壓是一種復雜的心血管綜合征,存在多種病因。徐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宮海濱教授介紹,從現有的研究來看,引起高血壓的原因有十幾種,比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腎血管性高血壓,以及血管結構功能異常、肥胖相關性高血壓等等,甚至還有些人,會因為測量方法不規范表現為高血壓,但與實際血壓不吻合。
宮海濱教授舉例說,以高血壓的測量來說,高血壓的診斷必須在靜息狀態下30至40分鐘,而且是坐位測量出來的,只有在這種狀態下血壓高于或等于140/90mmHg才診斷為高血壓。還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同一時間段測量一周、每次測量三次取其平均值,連續三天測出的血壓大都高于或等于上限值才會診斷為高血壓,并不是測一次高就診斷為高血壓了。但是,單位體檢也好,醫院就診也好,很難保證在坐位靜息狀態測量血壓值,因此可能有些人被誤以為是高血壓了。
高血壓不能小看,多種疾病都因此而起
高血壓是影響心血管疾病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會導致心臟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房顫動)、周圍血管疾病、腦血管病等。而這個群體又特別龐大,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會受到高血壓的困擾。與此同時,高血壓大多數沒有明顯癥狀,除非偶測血壓,或者發生了心血管事件才知道。
專家提示說,如今高血壓盯上年輕人值得關注。在市中心醫院高血壓專病門診,經常會遇到一些年輕人以“吃貨”自居,毫不在意體重;吃東西追求“重口味”,鈉鹽攝入量超標;愛吃油炸食品、肥肉等,食入較多飽和脂肪酸;頻繁飲酒、飲酒過量;長期吸煙;作息無規律,精神持續緊張。這些因素都是導致高血壓的罪魁禍首。
沒有癥狀的高血壓,最可怕!
徐州市中心醫院心內科專家、主任醫師張毅剛介紹說,頭暈是高血壓最常見的癥狀,而一天當中,高血壓引起的頭暈其實也有集中出沒的時間。因為高血壓有兩個峰值,分別是早上6:00—10:00和下午的16:00—18:00,在這兩個時間段內,血壓會升高,因此在這期間發生頭暈的幾率也會大大增加,高血壓患者在這兩個時間段內要特別注意。
血壓增高實際上是一個生命指標、一個生命體征數據。需要提示的是,患了高血壓,很多人會有癥狀,但有一些人偏偏沒有感覺,這種人反而最危險。如果能感覺到血壓高了、不舒服了,說明這是身體在自我保護。如果感覺不到,很可能任由高血壓損傷器官。
吃降壓藥不會形成依賴,請放心!
不少高血壓患者害怕吃降壓藥就會形成依賴,以后只能靠吃藥來降壓。
張毅剛主任表示,其實這種認知是錯誤的。與吸毒形成的藥物成癮和依賴不同,降壓藥只是有效地降低血壓。好比天氣很熱,打開空調后人體就感覺很舒服,到了晚上,氣溫沒有那么高了,就可以不用開空調了。同樣的道理,血壓升高需要使用降壓藥,服藥后血壓降了下來,服用一段時間后,如果血壓繼續維持在正常水平,并且在試著停用降壓藥后血壓仍可以維持在正常水平,也完全可以停藥。但如果降壓藥在停用后血壓再次升高,說明不可以脫離藥物,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使血壓長期維持在正常狀態。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