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衛生信息:取消藥品加成、穩定提高醫保籌資水平、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組團式精準幫扶、深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在一連串改革的力促下,我市在綜合醫改試點工作方面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惠民成效顯著。面對“醫改”這盤關切民生的改革棋,如何恰當“落子”,才能真正做到曉民意、惠民生?本期開始,《健康徐州》將持續關注我市醫改政策及動態,對醫改惠民方面進行深度解讀。
自徐州衛計委了解到,針對全面兩孩政策帶來的生育需求釋放、高危孕產婦比例快速上升的新形勢,我市今年婦幼健康服務工作將聚焦影響母嬰安全的突出問題,實施普惠性健康工程,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全方位保障母嬰安全。
促進自然分娩,降低非醫學需要剖宮產率
今年,我市將繼續免費開展高危孕產婦篩查評估和專案管理,創新基層母嬰安全保障舉措,完善救治體系,提升救治水平,全力保障母嬰安全,努力將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控制在合理水平。
建立救治中心全員培訓制度,救治中心產科、新生兒科所有醫護人員每年至少參加1次專業培訓,強化救治能力。大力開展孕產婦和新生兒前十位死因疾病救治培訓工作,實現培訓全覆蓋,提升同質化救治水平,重點加強基層危急重癥識別、救治、轉診服務能力培訓,提升救治質量和效果。
督促各醫療機構嚴格掌握剖宮產指征,促進自然分娩,降低非醫學需要剖宮產率。規范生育全程管理服務。指導基層優先做好孕產婦、0-6歲兒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確保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5%。廣泛開展以孕產期保健、安全分娩、新生兒安全為重點的健康教育,加強高危孕產婦、再生育人群、流動孕產婦等重點人群生育咨詢服務,規范做好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提高早孕建冊率、孕產婦和兒童健康管理率。
年內建成2-3個省級示范婦幼健康規范化門診
大力推進市、縣級婦幼保健院改擴建,80萬人以上的縣(市、涉農區)原則上按三級婦幼保健院規劃建設。力爭年內建成1所縣級婦幼保健院。
推進基層婦幼健康規范化門診建設,從財政支持、面積保障、臨床醫療、婦幼保健、建設效果等方面,總結推廣各地規范化門診建設經驗。發揮省級示范帶動引領作用,積極參與省級示范單位創建,年內建成2-3個省級示范婦幼健康規范化門診。大力發展基層婦幼專科建設,指導中心衛生院、區域性基層醫療衛生中心產兒科建成基層特色科室。
加強婦幼人才隊伍建設,落實兒科醫生進產房制度。
建立健全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服務體系
實施出生缺陷防治工程。擴大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覆蓋范圍,保持全市產前篩查率在85%以上,新生兒疾病篩查率98%以上。
建立健全近視防治服務體系,積極爭取成為省開展預防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試點項目的地區,規范近視矯治服務,提高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水平。會同市教育局將近視防控工作納入素質教育綜合考核體系,建立眼屈光發育檔案,開展近視預警,建立健全考核評估機制。年內降低兒童青少年近視發生率5-10個百分點,降低高度近視率。
關愛生殖健康。完善以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主體的新型藥具服務管理體系,積極推進生殖健康教育和免費避孕藥具進校園工作,保障大學生等重點人群生殖健康。年內爭取實現高校和縣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免費避孕藥具發放全覆蓋。
擴大婦女“兩癌”檢查及0—6歲兒童殘疾篩查
逐步擴大婦女“兩癌”檢查和補服葉酸覆蓋面,確保農村婦女免費乳腺癌、宮頸癌檢查人數均不低于17.1萬人,農村婦女補服葉酸人數不低于6萬人。認真實施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項目,利用信息化等手段,降低母嬰傳播率。會同財政等部門開展項目績效考核,加強現場質控,提高項目效果。根據國家和省要求,做好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與城鄉居民醫保銜接工作。
促進兒童早期健康發展。加強新生兒訪視工作,對早產兒進行專案管理,推廣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等適宜技術。加強兒童營養干預,實施嬰幼兒科學喂養策略。指導市婦幼保健院、市兒童醫院、綜合性醫院兒童保健科積極參與省級基地建設活動,爭取年內創建1家省級兒童早期發展示范基地。加強0~6歲兒童殘疾篩查。加強托幼機構衛生保健業務指導,積極防治兒童重點疾病。
持續推進服務提升工程,實現“零障礙”就醫
創優無止境,服務無窮期。醫院優質服務是婦幼健康服務工作的重要題中之義。為此,作為我市婦幼健康服務聯合體龍頭單位,市婦幼保健院將圍繞提高內涵質量、加快學科建設、健全工作機制、拓展保健業務及落實控費措施等方面,做好群體保健,提升婦幼健康服務水平。
強化“母嬰友好醫院”、“愛嬰醫院”、“平安醫院”建設,爭創國家級“母嬰友好醫院”。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醫學科研成果,認真落實相關規范,切實加強省級孕產婦危急重癥救治中心、市級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中心及婦產科規范化培訓基地建設,推進生殖助孕中心PGD實驗室高精尖項目建設,開展無創DNA檢測,提升產前診斷能力,強化產科學省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內涵與質量。
嚴格執行臨床路徑管理,控制患者醫療費用。落實首訴負責制,推進醫療責任保險制度落實,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持續推進服務提升工程,優化就診流程,實現“零障礙”就醫,推行門診電子病歷。嚴格按照“三合理”管理規定,執行醫療收費項目和標準,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高值耗材的使用,嚴格控制藥占比、出入院者人均費用。落實職工、居民醫保單病種付費,推進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