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衛生信息:為全面推進和提升基層護理工作,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多層次健康服務需求,市衛生計生委近日出臺相關實施意見,要健全基層護理服務體系,提升基層護理服務能力,推動基層護理服務逐步向社區及家庭延伸、向康復期及長期照護延續。
到2020年,全市基層護理服務體系基本建立
《實施意見》指出,各基層醫療機構要根據人民群眾對基層護理服務的需求,按照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規范要求,逐步建立以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為指導,以城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護理院等為依托,以家庭醫生團隊簽約服務為載體,以居家護理服務為補充的基層護理服務體系。到2020年,全市基層護理服務體系基本建立。
開展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護理,為上級醫院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術后康復患者、慢性病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腫瘤患者等提供接續或長期護理服務,參與做好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公共衛生服務。
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重點扶持社會資本舉辦群眾需求大的護理、康復、安寧療護、醫養結合等接續性醫療服務機構;鼓勵公立醫院通過管理、技術合作支持社會資本舉辦上述專業機構;鼓勵非公立醫療機構承擔部分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大力發展醫養(護養)結合性質的機構。
針對疾病終末期患者和獨居失能老人,開展專項護理服務
根據《實施意見》,我市將逐步開展安寧療護及居家護理服務。
各縣(市)、區要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護理院等為重點設置安寧療護床位,就近接收符合條件的疾病終末期患者,逐步開展安寧療護服務。鼓勵各地將安寧療護列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基本服務項目目錄。
按照省衛計委關于《江蘇省家庭醫生上門服務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在確保醫療護理安全的前提下,根據居家護理服務項目、服務對象、服務流程等,為行動不便的獨居、失能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產婦及其他有護理需求的群眾提供規范的居家護理專業服務。
此外,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廣泛推廣實施18項中醫護理適宜技術和中醫特色專科護理服務(包括營養與食療、情志調養、養生康復技能應用、治未病健康教育等)。市衛計委將面向基層醫療機構舉辦中醫護理專業化培訓班,開展中醫護理適宜技術和中醫特色護理推廣培訓,不斷提高基層中醫護理水平,以充分發揮中醫護理在疾病治療、慢病管理、婦幼保健、養生保健、康復促進、健康養老等方面的作用。
推進基層優質護理服務,提高患者滿意度
為推進基層優質護理服務,提高患者滿意度,《實施意見》對創新護理服務形式、改善基層特色科室護理服務等方面也作出了要求。
按照要求,對住院患者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每個責任護士相對固定負責若干患者,且責任護士能力與患者病情相匹配,根據患者需要采取多種形式的彈性排班,簡化護理文件書寫,使護士將更多時間投入對患者的直接護理。
對門診患者實施引導服務模式,接診護士主動詢問就診患者病情及需求,主動引導患者候診及告知就診流程,適時針對性開展健康教育,在優化門診服務流程、落實急危重癥優先就診制度等方面推進優質護理服務。
二級以上醫院要加大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特色科室護理業務的支持力度,將技術成熟的專科護理門診,如傷口造口、營養支持、糖尿病護理、中心靜脈置管護理等,引入基層特色科室孵化,打造品牌效應,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特色科室醫療護理水平,使患者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專業化的護理服務。
增加基層護士人力配置,提升護理服務能力
基層開展護理服務是好事,但大家更關心的是,基層護理服務的能力能不能跟得上?對此,市衛計委方面表示,我市將不斷加強基層護理隊伍建設,穩步提升護理服務能力。
第一,增加基層護士人力配置,護士配備要達到《醫療機構基本標準》的要求,力爭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醫護比達到1:2。
第二,加大對基層醫療機構護理工作對口支援力度,通過組建醫聯體、醫共體、專科聯盟、遠程醫療協作網、城鄉對口支援等形式,探索建立大醫院護理骨干在線指導基層護士工作的機制,提升基層護士上門服務能力。
第三,加強人員培訓和骨干培養。各二三級醫院要發揮龍頭作用,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拓展培訓渠道,健全培訓機制,重點夯實基層護理人員“三基”、心肺復蘇、壓力性損傷護理等知識與技能。組織開展基層護理骨干及師資培訓,每年舉辦老年與康復護理、糖尿病護理、營養支持護理、靜脈治療護理專科護士培訓班各1期,開展中醫護理師資培訓及籌備開設社區護理專科護士培訓,均面向基層的招生名額不低于30%,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培養輸送護理專業骨干。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