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 劉宗響、葛飛) 2017-08-22 徐州市口腔醫院科研工作一直是衡量一所醫院能否不斷提高診療服務水平、保持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歷經59個春秋,徐州市口腔醫院已經發展成為集醫、教、研、防為一體的淮海經濟區口腔診療中心,一項項科研實績更在不斷刷新著人們對徐州市口腔醫院的印象。
2017年8月17日,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正式公布,徐州市口腔醫院袁長永主任主持的《“非病毒基因活化基質”轉染ephrinB2促進牙髓血運重建術的實驗研究》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資助。這是徐州市口腔醫學領域首次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也是徐州市口腔醫院繼江蘇省口腔醫院、南京市口腔醫院后,第三家獲此項目的三級口腔專科醫院,在醫院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袁長永主任獲資助的《“非病毒基因活化基質”轉染ephrinB2促進牙髓血運重建術的實驗研究》項目意義非凡:年輕恒牙在受到外傷后容易牙髓壞死,使牙根停止生長發育,此時患牙的根管壁較薄,受力后容易折斷。牙髓血運重建術可以促進年輕壞死恒牙的繼續生長發育,降低其根折的風險。但該技術面臨的挑戰在于患牙根管內的新生組織只能通過根尖孔獲得血液供應,遠離根尖孔的組織或細胞常由于缺氧而壞死;且根尖殘留的牙源性干細胞數量較少,不足以快速形成足夠的根管壁。本課題將可降解的生物支架材料與轉染基因的質粒 DNA相結合,形成一個“基因局部 釋放系統”,使根管內的細胞高表達成血管關鍵因子ephrinB2,從而促進新生組織快速血管化。如果該實驗能夠成功,將提高牙髓血運重建術的成功率,推動牙齒再生技術的進步,造福廣大患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我國運用中央財政支持基礎研究的主渠道之一,對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核心競爭力培育等都具有重要意義,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也成為一個單位科研實力的客觀體現。作為淮海經濟區第三家三級口腔專科醫院,徐州市口腔醫院一直高度重視科研工作,近年來更是不斷加大與國內外知名院校交流合作,圍繞口腔領域疑難病種的治療設立相關研究課題,以科研推動醫療技術的創新和臨床應用,促進了醫院多項高難技術的常規開展。尤其是近五年來,醫院共獲得省、市立項課題30余項,獲得國家、省、市級成果獎及新技術引進獎28項,論文近170篇,其中SCI發表8篇。此次獲資助的項目,也是展示醫院科研實力的重要標桿。
參與該項目團隊的人員共有8人,其中教授1名(王鵬來),副教授1名(劉宗響),在讀研究生2名,博士1名(袁長永),博士在讀1名,主治醫師1名,助理實驗員1名,團隊實力雄厚,有著豐富的科研經驗及課題管理經驗。項目負責人袁長永,副主任醫師,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博士,2006年參加工作,多次受邀參加荷蘭、日本、加拿大等地舉辦的國際牙科研討會,2014年被徐州市政府列為第一批“市醫學青年后備人才”培養對象。多年來,袁長永主任一直專注于牙齒缺失后的種植治療,尤其擅長前牙區美學種植、牙齒拔除后即刻種植和全口多顆牙缺失的復雜種植治療,能夠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設計合理、規范的個性化治療方案,在病患及其家屬中一直享有很高的美譽度。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代表我國自然科學基礎性研究的最高層次,獲此殊榮,極大地鼓舞了市口腔醫院全體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標志著醫院醫療科研水平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徐州健康信息: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