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借助輔具代替補償失去的功能,是殘疾人融入社會的第一步。9月8日,記者從江蘇首屆殘疾人輔具服務專業技能大賽上獲悉,今年全省將向5萬戶殘疾人家庭提供助殘輔具補貼,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等精準化扶貧助殘項目同步推進。
江蘇省殘聯康復處處長王必亮介紹,全省共有110多萬殘疾人有適配輔具的需求。未來5年內,貧困殘疾人的輔具需求將得到逐步解決,我省還將推進縣級以上輔具中心的建立,方便貧困殘疾人在“家門口”獲得輔具適配服務。為此,我省將實施5萬戶助殘輔具補貼計劃。目前,共有輪椅、盲杖、助聽器、助浴器等200多種助殘器具納入省級目錄,低保、無固定收入、14歲以下殘疾兒童等困難殘疾人享有補貼。殘疾人選擇輔具低于補貼標準的,享受全額補貼;高于標準的,個人自付。
江蘇省殘疾人輔具器具中心副主任王興嶺介紹,輔具器具補貼有一個周期,比如輪椅是4年;4年后,輪椅報廢或損壞,符合條件的還可繼續享受補貼。省及各市殘疾人輔具器具中心將根據目錄需要,在全國優質廠家中公開招標采購。我省還在全國率先將假肢、矯形器、助聽器、助視器等輔助器具納入醫保報銷范圍,部分地區已實現聯網報銷。
據悉,全國8500萬殘疾人中,有2550萬殘疾人有輔助器具的配置需求。長期以來,我國輔具器具適配人才極端短缺,在我省,專業輔具適配人才不足1000人。我國殘疾人輔具、特別是高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國內產品主要集中在低端的助行器具類。中殘聯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教授戴東表示,近幾年,包括蘇南等地的輔具器具研發和制造業逐步發展起來,電子盲杖、“電子導盲犬”、坐姿保持器、適合農村道路的輪椅等新型智能輔具逐步國產化,成本也在大幅降低,為殘疾人走出家門、生活自理帶來“福音”。
今年省殘聯確定家庭無障礙改造采取按實補貼制度,每戶平均3500元。各級財政將為輔具補貼和無障礙改造工程列支4000萬-5000萬元資金。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