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家門口就有專門的糖尿病醫生、護士和教育師,花費也低,你還會“舍近求遠”去擠到三甲醫院就診嗎?昨天,在由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教育與管理學組、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等聯合承辦的“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2016年教育管理研討會”上,面對7成左右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的現狀,專家提出,“基層糖醫生”的培養計劃有利于分級診療。目前,江蘇正在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對簽約居民實行差別化醫保報銷。
現狀 高血壓糖尿病都擠到大醫院
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按照要求,這樣的慢性病防控應該在社區,可是大家發現,多數患者還是擠到大醫院進行治療。
就拿糖尿病來說,目前江蘇糖尿病成人發病率為8%左右,差不多每12個成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而在2002年的時候,江蘇糖尿病成人發病率為3%左右?;疾∪巳褐?,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遠高于農村。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很多糖尿病患者只認準大醫院的醫生,雖然每次到大醫院,排隊掛號、排隊看病、排隊檢查……有各種不太方便的地方,可能看一次病需要半天,但患者仍然愿意去擠大醫院。
嘗試 大醫院診斷,社區拿藥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糖尿病教育與管理學組副組長、江蘇省醫學會糖尿病分會主任委員、中大醫院內分泌科專家孫子林教授告訴記者,在他的了解過程中發現,患者之所以不能“留”在基層,與基層缺乏專門的“糖醫生”有關系。他們團隊和南京玄武區的社區服務中心合作,推進分級診療,他們的醫生定期去社區坐診等就取得了較好的反響。
在中大醫院內分泌科病房里,有一位80多歲的資深糖友李奶奶,每年都會來住院檢查,為的就是讓孫教授給她的健康狀況做個綜合診斷,并提出治療方案。然后,根據治療方案,再到基層醫院進行治療。“只有到大醫院做個徹底檢查,才能知道我身體具體出了什么毛病。聽到了孫教授給我的權威診斷,并指導我用藥治療,再就近去社區拿藥,既省錢還少走路。這樣還享受到了大醫院的專家診斷,我覺得這個做法是最優的。”李奶奶告訴記者。
計劃 “基層糖醫生”培養計劃已覆蓋江蘇13地市
然而,基層醫院的醫生對糖尿病的診治沒有完善科學的診治體系,更缺乏實際篩查、診斷等基本能力,缺少專業糖尿病醫生。但是基層醫生又更直接接觸患者,大醫院醫療又不堪重負。因而培養基層醫生特別是糖尿病鄉醫、村醫,有助于糖尿病分級診療體系持續推進。
為此,作為江蘇省醫學會糖尿病分會主任委員的孫子林教授開始推行鄉鎮糖醫培訓的“藍夢計劃”。目標培訓1000名鄉鎮醫生,力爭每個鄉鎮有一名“專家型糖尿病醫生”,掌握糖尿病教育、管理和基本診療。并培訓10000名村醫,了解糖尿病基本知識,能配合鄉鎮糖醫進行糖尿病教育和管理。培訓老師大多為各方面的權威專家,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注重操作實用。目前,“藍夢計劃”已經覆蓋江蘇省13個地市。
孫子林教授團隊在推行培訓鄉鎮醫生的過程中,發現一個糖尿病醫生根本覆蓋不了的龐大糖尿病人群,因此借鑒福建省的糖尿病管理中全科醫師、專科醫師、糖尿病管理師“三師共管”的模式。
■新聞鏈接
家庭醫生簽約居民 實行差別化醫保報銷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江蘇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進會上獲悉,隨著近年來江蘇醫療衛生資源的不斷下沉,目前每個縣(市)均有1所以上較高水平的縣級醫院,90%以上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擁有兩名全科醫生,家庭醫生個性化簽約服務已覆蓋540萬戶、1460萬人。
為了進一步推進分級診療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江蘇將大力推進醫聯體建設,實行雙向轉診無縫對接,賦予家庭醫生團隊一定比例的上級醫院專家號、預約掛號、預留床位等資源,方便簽約居民優先就診和住院。同時,對簽約居民實行差別化的醫保報銷比例和起付線政策,嚴格執行轉診程序的患者,報銷起付線更低、報銷比例也更高,對沒有按照轉診程序就醫的,則降低醫保支付比例,引導參保人員充分利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在基層首診、向基層轉診。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