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7月14日,河北省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指出:
優化藥品購銷秩序,壓縮流通環節,推行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兩票制”和藥品耗材采購院長負責制。
實行企業黑名單制度,對發現沒有實行“兩票制”的廠商取消省內銷售資格。
此政策一出,估計河北省省內兩票制要全面推行起來了!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大趨勢下,河北正在大規模聯動北京、天津的價格,天津是聯動全國最低價,每個季度調整,北京在招標的過程中,也是直接對全國最低價進行確認。在價格上,河北是采用了北京和天津的價格,畢竟這兩地最低價聯動工作已經做得相當不錯。在兩票制落地上,河北成了先鋒,下一步,北京、天津兩地會緊跟而上嗎?
近日,不少省份出臺了醫改的意見,在落實兩票制上,河北省的政策可說是最為嚴厲,然而,除了藥價管控的嚴厲外,河北省對藥品、藥價和醫院用藥各個環節管控也是相當嚴厲,我們來看:
首先:政府承擔哪些責任
為何以藥養醫,很多說來說去,都談到一點是政府投入不足,很多醫改政策也都強調加大政府投入,但是怎么落地,一直缺乏明確細則,所以一直停留在口號上。而河北省的政策講得很清楚:
落實政府對公立醫院符合規劃的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政策性虧損,以及承擔公共衛生任務和緊急救治、支農、支邊公共服務等投入政策。逐步建立對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投入機制,形成“公立醫療機構硬件投入政府補助,軟件建設和日常管理依靠醫院自身,降低醫療成本和提高運行效率依靠體制機制創新”的良性發展機制。
也就說,離退人員費用、政策性虧損、承擔公共衛生任務和緊急救治、支農、支邊公共服務,這部分費用,政府要包,另外,硬件投入,比如建個樓啊,買個醫療設備,這個費用政府也包了。其他費用就要看醫院自己了。一方面明確自己的責權范圍,另一方面,也倒逼醫院提高效率。
第二、藥招,以后或許都歸人社部管
最近三明剛出了新招,藥招由醫保部門負責,現在,河北省也表示,2016年底前,全面完成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整合工作,建立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統一管理和經辦的管理體制。切實發揮醫保的基礎性作用,圍繞三醫聯動和改革目標,及時調整完善補償政策措施。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試行由醫保管理部門組織藥品耗材集中采購工作,切斷醫院與藥品耗材供應商之間的資金往來。充分發揮醫保在藥品限價采購、配送結算、藥品價格談判等方面的主導作用。
未來藥招由人社部門負責,這會成為一股風氣嗎?
第三、藥品采購,院長負責
在省級藥品耗材集中采購基礎上,按照“量價結合、價格真實”的原則,實行藥品耗材自主采購。嚴控藥品劑型、規格數量,每種藥品采購的劑型原則上不超過3種,每種劑型對應的規格原則上不超過2種。公立醫院優先配備國產醫用設備,在保障醫療質量的前提下,優先采購和使用國產醫用耗材。優化藥品購銷秩序,壓縮流通環節,推行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兩票制”和藥品耗材采購院長負責制。
其他都是關于藥品使用的條件,如果有符合條件藥品被采購進了醫院,責任在院長,院長要為之負責。這對醫院院長來說,可是大威懾,如果哪家醫院因為藥品采購存在啥貓膩,告到紀委去,直接責任人可是院長啊,這招對于藥品采購的公平性的提高,是一大保證。
第四、全面聯動天津、北京價格
實現同廠同藥價格不高于北京市和天津市交易價格的目標,確保醫療機構藥品耗材量價雙降、使用合理。實行企業黑名單制度,對發現沒有實行“兩票制”的廠商取消省內銷售資格。研究建立集中結算新機制,開設結算賬戶,確保藥款及時支付,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藥品生產流通成本。
上面說了,天津和北京都在聯動全國最低價,尤其是天津每季度調整一次。河北聯動也是保證了全國最低價。
第五、醫院用藥全面管控,降藥占比、降檢查費用占比
1,實施重點藥品監控。建立重點藥品跟蹤監控制度,篩選輔助性、營養性、臨床上容易濫用的藥品品規(廠家)列入重點跟蹤監控目錄。執行重點藥品采購備案制,凡采購使用監控目錄內藥品的醫療機構,必須按照醫療機構同級管理原則報備使用。監控期間按逐月累計方式計算月平均銷量,對銷售量異常情況分析原因,必要時可實行階梯降價。
2,建立診療合理性監控指標體系,加強臨床路徑管理,采取處方負面清單管理、處方點評等形式,控制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強化激素類、抗腫瘤藥物、輔助用藥使用干預。規范藥品使用管理,努力將二、三級醫療機構藥品占比逐步控制在30%、35%以下。控制大型醫療設備檢查費占比,二級以上醫院全年大型醫療設備檢查陽性率控制在70%以上。
在控制藥占比同時,還控制檢查費用占比,對醫院來說,真是一記狠招。
第六、賄賂進黑名單
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健全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院長負責制,建立醫務人員懲戒機制,加大對醫務人員收受商業賄賂行為的懲戒力度。建立藥品生產(配送)企業黑名單制度,對發現有“回扣”行為的藥品生產(配送)企業,列入商業賄賂不良記錄黑名單,取消該生產(配送)企業藥品供貨資格,從制度和源頭上遏制藥企、醫藥代表向醫務人員行賄行為的發生。
第七、利好,提高中醫技術和飲片報銷比例
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落實政府對公立中醫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在基礎設施、信息化與重點專科建設、人才引進培養、基本設備購置等方面予以傾斜。改革醫療機構中藥制劑審批、生產、使用管理,遴選效果好、價格優、應用廣的醫療機構中藥制劑在全省醫療機構內流通使用。
制定實施差別化的醫保補償政策,將符合規定的中醫藥適宜診療技術和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納入城鎮職工、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在醫保基金平衡可控的基礎上,逐步提高住院患者使用目錄內中醫藥技術和中藥飲片的報銷比例;可將中醫院的醫保報銷起付線執行與當地同級綜合醫院下浮一級的標準。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