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護理院的徐院長照顧院里的一位失能老人。

82歲的鄭玉俠老人被老年公寓的貼心服務打動,把養老院當成了家,“我把跟了我一輩子的木箱子都搬來了。”
全程導醫網 徐州行業信息:日前,南京某高校通過問卷調查發現,約49%的老人希望未來能住進養老院養老。但有不少老人擔憂,住機構養老是否能負擔得起。南京收費較低的公辦養老院“一床難求”,至少要等半年以上;民辦養老院雖有空床位,但收費較高。徐州養老機構入住以及收費情況如何?記者也進行了走訪調查。
民辦公辦養老機構收費不一
今年3-5月,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的師生對南京620名老人的養老情況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數據顯示,70歲以下的老人愿意住進養老院的比例,是70歲以上老年人的兩倍。參與問卷調查的一名大學生說:“我們分析認為是70歲以下老人思想進步、經濟獨立,更容易接受養老院。”不過,也有一些不愿意入住養老院的老人,最大擔心是收費高,怕負擔不起。
市屬公辦的徐州南湖老人公寓,接收的“三無”老人由政府供養。對于社會老人,能夠自理的老人收費每月為1000元左右,半失能老人每月3200元左右,全失能老人收費標準則為每月3500元左右。
泉山區奎山敬老院是一家區級公辦養老院。該院有床位100張,入住老人70人。王院長介紹,他們這能自理的老人每月收費1100-1200元,失能老人的收費每月在2000-2200元,院里有10多個失能老人。
大廟辦事處養老中心是我市首個“醫養結合”的鎮級公辦養老中心,主要接收生活能自理的老人,收費標準為1600元/月。
銅山區養老中心也是區級公辦養老院。自理老人收費標準為800元/月,半自理老人收費標準為1700元/月,需要全護的失能老人價格為2500元-2600元。“由于我們地理位置在農村,入住的很多老人是農村收入較低的老人,對于困難的失能老人,收費會降低很多。”該中心負責人說,有的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收費也是800元/月。
徐州康馨老年護理院是一家醫養結合的民辦養老院。負責人介紹,大房間自理老人收費標準為2000元/月,半自理老人2500-2800元/月,完全失能老人在2800-3000元/月。小房間收費標準比大房間高400元。完全失能老人需要住在單間,而且要一對一陪護的標準最高,達到5000-5500元/月。
吉山老年公寓是新近運營的民辦養老機構,住二人間的自理老人收費標準為2400元/月,三人間只需2000元/月。半自理老人標準增加400元,全護則需3200元/月。
民辦養老院:主打服務,接收失能老人
“我們院里,能自理的老人只有10%。”徐州康馨老年護理院徐院長說,他們養老院內入住的完全失能老人占入住老人的40%,半失能老人占50%。
在康馨老年護理院的一間二人間內,徐院長正帶著醫生查房。今年82歲的鄧老太,入住已經3年。鄧老太患有腦梗,還插著尿管,每月要換一次尿管。鄧老太兒子說,母親是從其他養老院轉到這里的。
“在以前那家養老院沒法進行治療,有點問題就要喊我過去,然后送俺媽到醫院。”鄧老太兒子說,康馨老年護理院的醫生就可以幫助換尿管,還能進行膀胱沖洗,有些小毛病也能治療,非常放心。
“這里好,徐院長可好了。”躺在床上的鄧老太拉著徐院長的手不斷夸獎。徐院長說,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人對健康醫療的需求更迫切,他們養老院既具有養老服務資質,又是一級醫院,可以讓入住老人不用走出護理院就能得到完善的醫療服務。徐院長說,醫養結合是未來養老機構發展趨勢,她認為民辦醫院應該做大做強醫療服務才是出路。
云龍區吉山老年公寓的入住老人中,能夠自理的人員也只有10多人。吉山老年公寓負責人高院長說,失能老人需要更多照顧,因此他們注重護工隊伍的培養。記者從多家養老機構了解到,缺乏專業人才,是困擾他們的一大難題。因為工作臟苦累、待遇低等原因,養老護理員難招又難留。市民政局社會福利及慈善事業促進處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對主城區48家養老機構的調查,從專業院校學習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并在徐州養老機構就業的大學生,目前還是個位數。而吉山老年公寓就高薪招聘了老年護理專業的大學生魏佳。吉山老年公寓負責人高院長說,魏佳的很多專業技能,讓其他護理員也學習到很多與老人打交道的技巧。這些改變,也讓他們養老院贏得了老年人的認可和口碑。
今年82歲的鄭玉俠老人就被吉山老年公寓的貼心服務打動。老人說,逢年過節,養老院不僅準備豐盛的飯菜,還準備很多娛樂節目,有很多老人像她一樣,根本想不起來回家。“我把跟了我一輩子的木箱子都搬來了。”鄭玉俠說,她已經把養老院當成了家。
公辦養老院:主要照顧五保戶、“三無”老人
相對于民辦養老院,公辦養老機構則主要接收照顧五保戶、“三無”老人。徐州南湖老人公寓負責人陳莉院長介紹,作為公辦養老院,院里有兩棟樓近百張床位是留給五保老人、“三無”老人、特困老人的。
大廟辦事處養老中心有120張床位,入住了62個五保老人以及13個社會老人。走進該養老中心,菜園里,茄子、青菜等長勢喜人,食堂里,包子、月餅、饅頭、花卷等各式面點應有盡有。老人們的臥室猶如酒店標準間,兩人一間房,各自一張單人床,房內有獨立衛生間、高清數字電視。養老中心還設有專門的護理區,大廟衛生院的醫護人員定點入駐,定期為老人體檢、開藥、指導康復等。
這樣的條件,為何入住的社會老人比較少?大廟辦事處養老中心負責人劉院長說,主要還是“觀念”問題。“一類是老人不愿意,另一類是子女怕人說閑話。”劉院長說,曾有一位80多歲的退休老人要來入住,但他的子女擔心村里人說他們不孝,怎么都不讓來。最后這家老人的兒媳婦干脆辭職在家,專門照顧老人。還有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子女想送來,但老人寧愿受苦也不愿意入住。
銅山區養老中心負責人說,傳統觀念的影響因素比例占70-80%,另外還有部分原因是經濟負擔。他們院里就有一名老人,三個月就出院一次,過一個月再住院。“老人有四個子女,其中一個負擔不起老人住院費用就接回家。”中心負責人解釋。
但泉山區奎山敬老院情況有些不同。負責人王院長說,院里入住的70人中,有10多個失能老人,大部分老人可以自理。為何這些自理老人會主動住到養老院?“他們中,很多人是空巢老人,比較孤單。”王院長說,有些老人不和子女住一起,平時也和鄰居沒交流。而養老院內,有同齡人交流,還能一起組織活動。今年70多歲的退休老師周美生,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也有住房。但他已經在敬老院住了2年。老人說,他和子女作息不一致,不想打擾子女,自己在家很無聊。而敬老院里有人聊天、有人陪伴還有娛樂室,飯菜也按照老人口味準備,他很滿意。
市民政局社會福利及慈善事業促進處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徐州市是人口大市,也是老年人口大市。我市老年人口呈現基數大、增長快、農村老年人多、高齡比例大的特點。而社會對于養老機構的觀念也在不斷變化,老人對養老院的排斥也在降低。我市也在不斷推進養老機構建設和完善,按照《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要求,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養老床位將要達到40張以上,其中護理型床位占養老床位總數要達到50%以上。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