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在昨天的江蘇省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聯組討論會上,江蘇省政協委員、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陳滌平表示,中醫藥養生健康發展需要加快構建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在人才培養方面,江蘇省政協委員,南京醫科大學教務處處長高興亞表示需擴大碩士培養。交匯點記者李爽
中醫院校開設相關專業 扶持中醫藥養生健康發展
陳滌平表示,僅就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來看,江蘇各地以及縣鄉的發展都不平衡。沒有統一規范權威的政府認可的行業標準和市場監管,多數城市還未形成行業協會,這也就不同程度上導致了中醫藥健康服務行業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此外,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缺少培訓,針對性的中醫人才相對缺乏。
在陳滌平看來,政府可以嘗試構建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盡快出臺江蘇省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以及實施意見,出臺相關政策支持企事業單位和民營資本投資創辦如中醫養生保健中心、中醫養老康復機構、中醫藥健康產品制造等健康服務相關產業,并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和減免。同時支持中醫院校開辦中醫養生、康復、養老護理等與中醫藥健康服務相關的新專業,并和相關中醫藥健康服務機構協同創新,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的科技含量。
醫學人才培養模式 擴大“5+3”本碩一體名額指標
在醫學人才培養方面,江蘇省政協委員,南京醫科大學教務處處長高興亞表示,當前我國推行的醫學教育制度體系是“5+3”,即5年本科加3年醫師規范化培訓,取得本科學歷需要8年。而這相對于別的學生來說,只需四年便可完成。所以使得學生在報考專業以及學校時,面臨了“逆淘汰”。
“對于5年本科后考上研究生的同學來說,希望在學歷安排,培訓體系,人事制度等方面給予支持,形成可操作的實施細則。”高委員表示,目前這種想法還只停留在有框架,沒有具體的實施細則。同時在碩士培養計劃上,希望能對醫學方面擴大指標,擴大“5+3”本碩一體名額,使多數經過培訓后的學生能獲得碩士學位。
高興亞坦言,目前在醫學領域如兒科、婦產、精神、放射等特殊崗位,人員缺乏已成為嚴重的問題。他希望多部門能夠進行協商,使得在人才培養、體系待遇等方面出臺政策,充實基層醫療衛生隊伍缺口。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