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國務院1月12日發布《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其實,作為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先行地區,我省早在五年前就開始探索實踐城鄉居民醫保一體化。目前蘇州、泰州、南通等市的部分地區已經對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制度進行了整合,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二是由一個部門統一管理;三是整合經辦服務、基金管理、財務制度、藥品目錄、信息系統等基本公共服務。目前,全省超過30個縣(市、區)實現了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城鄉統籌。由于此前國家尚未出臺政策,我省城鄉居民醫保整合一直采取按照“省轄市統一政策,縣市具體操作”的思路穩步推進。
截至2014年末,全省城鎮(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435.68萬人,其中人社部門經辦新農合236.7萬人。絕大部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由衛生部門管理和經辦。
據介紹,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模式。目前我省的籌資水平也相差無幾,省公共財政這兩年都以“城鄉居民醫保”的名義對這兩種政策統一進行補助,并且在逐年提高。2014年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是每人每年320元以上,2015年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380元以上。
由于省級以上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一直分屬兩個部門管理,政策也分別出自兩個部門,一些先行區縣在整合兩種制度的過程中遇到一些難題也在所難免。比如泰州市醫保部門一位工作人員就表示,接管新農合經辦后,往往會遇到部門間信息溝通不暢的問題。
對此,國務院的《意見》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理順醫保管理體制,統一基本醫保行政管理職能;同時充分利用現有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經辦資源,整合城鄉居民醫保經辦機構、人員和信息系統,規范經辦流程,提供一體化的經辦服務。業內人士指出,提供一體化經辦服務,參保人員信息共享,將有助于避免目前一些流動就業人員在老家參加一份新農合,再在打工地參加一份居民醫保,重復參保、重復享受待遇的現象。
合并兩種制度,受益的無疑是參保人員。宜興市太華鎮的張興元是鎮上的貨車司機,他說一家三口參加了三種醫保:自己參加的是新農合;妻子在廠里上班,參加了職工醫保:兒子在鎮上上學,參加了居民醫保。三種醫保的報銷比例不一樣,妻子的醫保報銷比例最高,兒子和自己的報銷比例差不多,但兒子的醫保卡用藥范圍更廣。張興元希望同樣參保能享受到同等待遇。
省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專業人士表示,兩種醫保制度整合,醫保基金盤子大了,對于提高醫保基金的共濟能力,對于大重病患者無疑是一大利好。但制度之間的融合需要一個過程,因為目前兩種制度都已經運行多年,在報銷范圍、支付方式、業務經辦等方面存在差異,若是構建統一的全民醫療保障制度,則必須盡可能統一規范收支水平和醫療費用支付政策。此外,醫保整合還涉及到經辦服務體系建設。城鄉醫保制度的推行,需要一個覆蓋城鄉的醫療保險經辦管理服務網絡,需要政府在信息化管理手段、網格化服務體系、定點醫療服務提供、社會監督機制等多方面有相當的經費和人員投入。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