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1月8日,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醫藥衛生領域共計39個項目獲獎(獲獎名單請見第3版)。今年,國家科技獎授獎項目總數比2011年減少21%,進步獎減少近100項,減幅近35%,評獎更為嚴格。同期醫衛領域獲獎項目減少比例、進步獎減幅均低于20%,2015年度獲獎項目比去年還增加2項,表現不俗。
今年獲獎項目中,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鹽酸埃克替尼開發研究、產業化和推廣應用,人工麝香研制及其產業化,中國人體表難愈合創面發生新特征與防治的創新理論與關鍵措施研究等3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浙江大學鄭樹森院士領銜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終末期肝病綜合診治創新團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一等獎。
慢性乙型肝炎診療體系的創新及關鍵技術推廣應用等29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髓系白血病發病機制和新型靶向治療研究等5個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基于稀土納米上轉發光技術的即時檢測系統創建及多領域應用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國際著名生物分離科學家、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楊克里斯特·楊森教授,醫學病毒學專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維爾特·伊恩·利普金教授,口腔公共衛生學專家、荷蘭奈梅亨大學約翰尼斯·弗蘭肯教授,獲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授予295個項目和7位外籍科技專家。國家自然科學獎42項,包括一等獎1項、二等獎4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6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6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7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17項(含創新團隊3項)、二等獎167項。7名外籍科技專家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今年空缺。
延伸閱讀
為加強科技成果積淀,引導科技人員潛心研究,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規定,2013年、2014年獲獎項目的前三完成人,不能作為前三完成人推薦2015年度三大獎。繼續規定每人每年只允許作為1個項目的完成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拼湊報獎”“搭車報獎”。針對社會反映“經濟效益虛高”“應用情況不實”等可能存在的問題,首次組織開展對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通用項目經濟效益、應用情況真實性的核查試點,委托第三方進行核查,引導學術誠信。
2015年度國家科技獎對近3年獲獎率低于平均值,且連續兩年有形審不合格的項目推薦單位減少指標;擴大行業咨詢范圍,行業領域覆蓋范圍比去年擴大了一倍,以提高評審的科學性和公正性;首次公布會評專家名單,提高評審透明度。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