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11月25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社區衛生服務管理和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根據《意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當重點加強全科醫學及中醫科室建設,提高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的診治能力,可根據群眾需求,發展康復、口腔、婦科(婦女保健)、兒科(兒童保健)、精神(心理)等專業科室。要綜合考慮服務需求、老齡化進程、雙向轉診需要和機構基礎條件等因素,以市轄區為單位統籌規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病床規模,提高床位使用效率。
《意見》提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病床以護理、康復為主,有條件的可設置臨終關懷、老年養護病床。支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公立醫院建立固定協作關系,協作醫院應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預留一定比例的門診號源,開通轉診綠色通道,優先安排轉診患者就診。以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為切入點,搭建全科醫生與公立醫院??漆t生聯系溝通平臺,探索社區首診和雙向轉診制度。逐步建立公立醫院出院患者跟蹤服務制度,為下轉患者提供連續性服務。
《意見》要求,今后各地在制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規劃時,要綜合考慮區域內衛生計生資源、服務半徑、服務人口以及城鎮化、老齡化、人口流動遷移等因素。在城市新建居住區或舊城改造過程中,要按有關要求同步規劃建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鼓勵與區域內養老機構聯合建設。對流動人口密集地區,應當根據服務人口數量和服務半徑等情況,適當增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人口規模較大的縣和縣級市政府所在地,應當根據需要設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或對現有衛生資源進行結構和功能改造。在推進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應同步完善農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意見》提出,加強以全科醫生、社區護士為重點的社區衛生人員隊伍建設。鼓勵醫學畢業生參加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大力推進全科醫生轉崗培訓。以提高實用技能為重點,加強社區衛生在崗人員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社區衛生技術人員每5年累計參加技術培訓時間不少于3個月。
在全科醫生管理上,《意見》明確,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從事全科醫療(含中醫)工作的臨床醫師,通過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或取得全科醫學專業中高級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注冊為全科醫學專業;通過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中醫藥管理部門認可的全科醫師轉崗培訓和崗位培訓,其執業范圍注冊為全科醫學,同時可加注相應類別的其他專業。《意見》要求各地在2016年6月底前完成現有符合條件人員的注冊變更工作。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