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社區醫院也有大醫院的專家來坐診,服務好,很方便……”日前,在鼓樓區銅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醫的王大娘告訴記者,現在不僅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而且看病的次數變少了。
這是為啥?因為近年來,該區“健康服務圈越建越小,建設標準越來越高”,健康服務標準不斷“刷新”,實現了從“看得起病”到“看得好病”,再到“少生病”的跨越。
鼓樓區委書記王維峰在調研時曾說:“幸福不幸福,健康是第一位。醫藥衛生事業關系千家萬戶幸福,是一個十分重大的民生問題。”
改善民生民計,建設幸福鼓樓。近年來,鼓樓區順應人民群眾健康需求,銜接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著力構建現代醫療衛生體系,實現了老百姓得實惠、醫務人員受鼓舞、醫療機構快發展、政府得民心。
做優15分鐘服務圈
炎炎夏日,記者來到鼓樓區銅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里溫度宜人,醫護人員耐心接診。輸液室里,十來名患者邊吊水邊看電視;中醫診區,專家在為居民針灸、推拿……
在鼓樓區豐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記者同樣被震驚到:原先不起眼的平房被一座嶄新的樓房取代,門診大廳擴建至500多平方米,增設了不少功能區域,能容納更多的就診者。此外,病房區以2-3人/間為主要形式,每個房間里都配備了空調、彩電和衛生間,條件設施與大醫院相比,毫不遜色。該衛生服務中心的負責人說,隨著改造的逐步深入,社區居民對衛生服務中心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就診量也不斷增加。
這是鼓樓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后帶來的新面貌。目前,全區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工程全部完工,城市“15分鐘健康服務圈”已初步形成。
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工程列入城建重點工程和為民辦實事項目后,鼓樓區積極實施和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設置規劃,初步建立了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社區衛生服務站為補充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全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率達100%。
近年來,鼓樓區大力加強和推進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從2012年起對全區6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為期3年的提檔升級工程,同時新建1家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投入資金4300余萬元。經過提檔升級工程,全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面貌煥然一新,機構環境和條件明顯改觀,服務設施和功能更加完善,社區衛生特色日益彰顯。
在實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工程的同時,鼓樓區大力推進公立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緊密協作,積極構建社區衛生聯合體,促進建立社區首診、雙向轉診、分工協作、資源共享的新機制,為轄區居民提供方便、連續、優質的“保姆式”服務,被省政府授予“江蘇省社區衛生服務先進區”稱號,琵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全國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稱號。今年2月,2014年度全市10個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全科團隊”揭曉,鼓樓區就占4席。
“我們就是要全面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水平,通過打造好15分鐘健康服務圈,給市民帶來全新的就醫觀念:進社區看病,方便,還有實實在在的好處! ”鼓樓區衛計委負責人如是說。
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琵琶社區的李女士常年患有高血壓,不久前突然在家中暈倒,家人趕緊把她送到市第三人民醫院搶救,兩天后,李女士的病情穩定了下來,主治大夫建議她轉院到家附近的琵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康復治療。李女士是個老病號了,久病成醫,她心里犯起了嘀咕。
李女士當時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雖然離家近,但是覺得是個小醫院,對醫療技術還是放心不下,她就讓家人到琵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轉了一圈,結果讓她非常意外。社區醫院床位也非常緊俏,自己的主治醫生孫迎香也在這里坐診。
看見自己的主治醫生也常來社區醫院,李女士決定轉院,住了兩天,她徹底打消了顧慮。李女士介紹說,來了以后,和三院用的藥基本一樣的,但是價位就懸殊了,在三院自己支出每天要一二百塊錢,而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只要拿幾十塊錢。
“龔大叔,放心吧,你恢復得還不錯。”銅沛街道銅建社區永業世紀花園居民龔師傅家中,銅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王大夫放下聽診器,親切地對龔師傅說。
王大夫是龔師傅的家庭醫生。早在幾年前,對普通居民來說,擁有自己的家庭醫生還是一個遙遠的夢,而現在,鼓樓區有不少家庭有了這樣的健康保姆。
龔師傅今年64歲,是一位離不開呼吸機的“老慢支”病人,無法獨立行動,已經3年沒下過樓了。
龔師傅不僅簽約了銅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還申請了家庭病床。龔師傅的愛人說:有了家庭醫生,特別是申請了家庭病房后,實在是太方便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每次都按時到家里來打水、送藥。
“孩子們在云龍湖邊買了房子,但我們舍不得搬走,就是留戀銅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對老人來說,有個好醫院、好醫生真是太重要了。”龔師傅感慨地說。
“小病當醫生、大病當參謀、重病當親人、康復當助手,讓簽約居民少花錢看好病。”銅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周力新主任介紹說,今年年初,該中心創新推出家庭醫生團隊,全院30多名醫護人員全部加入,實行“網格化”管理,按轄區分為4個團隊為居民服務,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居民也越來越認可。
為了豐富家庭醫生服務內容,近日,銅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又推出幾項“個性化簽約”,給獨居老人、空巢老人、糖尿病患者提供服務套餐。周力新主任介紹,這些套餐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但比到醫院正常治療能節省30%—40%的費用。
人老了,往往病也多了。對于患有多種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大病后需要長期治療和專業護理的高齡老人,入住同時具有醫、養功能護理院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小病不出門,大病不出院,鼓樓區還在積極探索醫養融合新模式。去年1月,引入北京民間資本開辦的醫養結合康平老年護理院開門迎客。這家養老院位于西三環,比鄰楚園,擁有400張床位,投資2000萬元建設的國家2級中醫院即將投入使用。
提起醫養融合,環城街道和諧養老院院長郭紅笑得合不攏嘴。她告訴記者,養老院自從來了環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團隊后,入院老人不斷增加。
新一輪綜合改革啟動
解難題、兜底線、竭誠盡力辦實事,鼓樓區公共財政支出重點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保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藥物補助。
要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開展新一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工程,探索醫養結合模式,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鼓樓區勇于改革、勇于創新的精神,在區長龔維芳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體現。
醫療衛生事業關系人民群眾幸福安康,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今年6月,《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設現代 醫療衛生體系的意見》,以區委、區政府紅頭文件出爐,緊接著區政府又下發了《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北區股份制醫院建設快速推進,中韓合資紐萊茵美容醫院建設即將開工,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正在進行選址、設計,推開中心站及涉農衛生室一體化管理,逐步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網格化。
推進社區衛生聯合體工作,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照意向與市級三級醫院進行實質性合作,提高了服務能力與水平,為雙向轉診、分級診療作承接準備。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力爭年底之前重點人群簽約率達到80%,同時以簽約為主要形式,積極引導居民社區首診。
加快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衛生資源進入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實現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之間衛生健康服務有機對接,開通與養老機構的預約就診綠色通道;將醫療、護理服務延伸至居民家庭、養老機構,以家庭病床、家庭醫生簽約為主要形式,與老年人家庭和養老機構建立醫療契約關系。
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健康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突出公益公平,強化制度創新,加強能力建設,統籌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等綜合改革,著力構建與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相適應、與鼓樓區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相銜接的現代醫療衛生體系,努力打造以“健康鼓樓”和以鼓樓社區衛生服務為特色的現代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