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昨日,九七醫院的急診科迎來入夏以來最忙一天,截止到下午4時,共接診5位高溫中暑者,其中一位病情嚴重,住進重癥監護室搶救。
孫先生,今年44歲,在西賀農貿市場做小生意。今天上午10時左右,孫先生因中暑暈倒,被送往九七醫院搶救。因病情嚴重,隨后被轉入ICU搶救。下午2時,急診ICU門前走廊上,孫先生的妻子焦急地徘徊:“中暑時,他正在農貿市場大棚內整理物品。現在體溫降下來了,但醫生說情況還很嚴重。”
一位中暑患者正在九七醫院接受治療
“今天是中暑搶救最多的一天,有的還很嚴重。”九七醫院急診科值班醫生說,孫先生是最嚴重的一位,送往醫院時體溫達到39度,已出現昏迷狀態。搶救時,及時對其進行了降溫處理,目前體溫基本恢復了正常。但情況不樂觀,檢查時發現多個器官有異常,尤其是肝腎功能受損。“已入住急診ICU,未來兩天時間內,體溫可能會有反復。”
截至當日下午4時,九七醫院急診科共接診5位中暑患者。這5位中暑的患者,還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室內作業。其中有3位患者,來自附近同一家大型企業。
下午5時,記者從市急救醫療中心了解到,22日當天,接到的急救電話中,明確表述是中暑的有6例,其中還有多例疑似中暑的內科病人。這個數量,是今年入夏以來最多的一天。
市急救醫療中心調度室的工作人員說,這還只是一個開始,隨著高溫天氣的持續,中暑患者還會增多。前段時間,每天急診量在70趟次左右,昨天已經突破了90趟次。
在各大醫院門急診室,患者也較多。下午2時許,在徐醫附院呼吸科門診,排隊就診的患者超過20人。值班的邵醫生說,這兩天每天都要接診10多個空調病患者,基本以上呼吸道感染為主。究其原因,很多人是在戶外運動后,回家洗澡,然后直接進了溫度比較低的空調房,由于溫差驟降,導致感冒發熱。
對高血壓患者來說,高溫環境帶來的麻煩不只是難受,還可能造成比較明顯的血壓波動,進而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徐醫附院心內科主任王志榮說,一般來說,夏天氣溫較高,皮膚血管擴張,出汗多、排鈉增加等因素會導致血壓降低;同時,夏天還有很多因素可能引起血壓升高,比如天氣、情緒、飲食、睡眠,尤其熬夜會引發血壓的明顯變化。“這幾天,患者已有明顯增多的趨勢。”
◎鏈接
怎樣預防中暑
1、要計劃時間,盡量不要在上午10點到下午3點在室外作業,可以提前或者推后。
2、出門一定要戴帽子,帽子很重要,可以隔曬、反光,選擇顏色淺、寬邊的。
3、自己備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每天喝1000毫升以上。用紫菜、冬瓜、蝦皮、苦瓜等燒湯喝很好。
中暑救治“四字訣”
1、搬,迅速將患者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電扇為他扇風,解開其衣領褲帶,以利呼吸和散熱。切忌多人圍在患者身邊,影響通風散熱。
2、擦,立即用冷水或稀釋的酒精幫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濕的毛巾或冰袋、冰塊放在患者頸部、腋窩或大腿根部腹股溝處等大動脈血管部位,幫助患者散熱。
3、服,如患者清醒,立即喂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解暑藥,并多喝些淡鹽水,以補充流失的體液。
4、掐,如果患者昏迷不醒,可以用大拇指按壓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同時撥打120送患者到醫院急救。
◎延伸閱讀
最高溫達40℃停止露天作業
去年,市勞動監察支隊就防暑降溫有關規定向企業發放了《致用人單位一封信》,相關核心內容為:
1、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2、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3、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者加班;
4、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工作場所作業;
5、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6、用人單位應當為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提供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藥品,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溫飲料,防暑降溫飲料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7、用人單位應當在高溫工作環境設立休息場所。休息場所應當設有座椅,保持通風良好或者配有空調等防暑降溫設施;
8、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