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孩子得了急性支氣管炎,住院花了3500元,出院時直接報銷了1500多元。”5月22日,來自安徽靈璧的余澤銳夫妻在徐州市中心醫院辦理好兒子的出院手續,他們告訴記者:“到徐州住院不用為新農合報銷在兩地間奔波,省了不少麻煩。”
為他們“省了麻煩”的,是徐州市自2008年在全國率先推行的“新農合跨省市異地就醫即時結報”業務。目前,徐州已與蘇魯豫皖4省8市58個縣區實現新農合聯網協作,并于2012年牽頭成立全國首家跨省市區域性新農合協作組織——“淮海經濟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協作組”,為區域內4000萬參合農民建起來徐就醫“綠色通道”。
徐州敢于“率先”開展這項業務是有底氣的。徐州市擁有各級醫療機構4454家,實際開放床位4.3萬多張,衛技人員總數4萬多人,其醫療資源總量,位列全省第三、淮海經濟區首位。
目前,徐州市已有13家醫院開展此項業務。“我們為外省市參合病人開通一站式服務平臺,他們出院時可現場辦理報銷手續,醫院先墊付報銷費用,每月再與各地結算。”市中心醫院社醫科主任文曉臨說。
徐州市衛生局農衛處處長王問海說,去年徐州市各大醫院共為近8萬名患者辦理了新農合即時結報業務,這個數字占到全市住院患者總數的30%左右,比2012年增加約38%。
“以往在外地住院需要回縣辦理轉院和報銷手續,少說要跑三四趟,路費花了不說,主要是耽誤事兒。現在醫院幫我們把這些手續都免掉,還能立即拿到報銷的錢,給我們減輕不少經濟壓力。”剛剛從徐醫附院出院的山東棗莊參合農民鄭永峰感慨頗深。
在吸引大批外省市患者來徐就醫的同時,新農合跨省市異地就醫即時結報,也對徐州醫療服務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徐州所有二級以上醫院已全面開展臨床路徑管理,三級醫院優質護理病房覆蓋率達100%,醫療服務質量明顯提高。眼下,我市正在籌備市級醫院信用等級評審工作,將于6月邀請與我市新農合聯網協作的8市專家參與評審,加強對醫院的監管力度。
“為滿足淮海經濟區農民不斷升級的醫療需求,市政府把建設淮海經濟區醫療中心列入‘十二五’規劃,計劃新建5家醫院,建成后將增加床位6000張,相當于現有床位的兩成。”市衛生局局長吳憲說。
今年初,連云港加入“淮海經濟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協作組”,徐州市新農合跨省市異地就醫即時結報業務擴大至9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