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不健全、基礎設施條件差、人才嚴重匱乏等突出問題,有望在“十二五”期間得到明顯改善。9月11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衛生部、人社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總后衛生部聯合召開會議,啟動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會議要求,在“十二五”期間,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要力爭完成三大主要目標:一是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主體、中醫醫院為龍頭和支撐、社會資本舉辦的中醫醫療機構為補充的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和軍隊系統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基本建立,基本滿足城鄉居民和部隊官兵對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需求;二是到2015年年底,95%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70%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站、65%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三是每個縣(市、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中醫藥服務量要達到總服務量的一定比例,并在“十二五”期間有明顯上升。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孫志剛在會議上指出,醫改實施三年多來,中醫藥系統積極參與改革實踐,與西醫西藥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為全面完成三年醫改目標任務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后,應以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為抓手,加大對中醫藥的扶持力度。
會前,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意見》指出,截至目前,75.6%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6.5%的鄉鎮衛生院、51.6%的社區衛生服務站、57.5%的村衛生室能提供中醫藥服務,群眾看中醫的公平性、可及性和便利性得到初步改善。但與此同時,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不健全、基礎設施條件差,人才嚴重匱乏、素質不高、服務能力不強等問題仍然突出,制約中醫藥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結構性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
據悉,為推動該工程的實施,五部門將成立提升工程領導小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還將會同衛生部、人社部、國家藥監局與各省(區、市)人民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并將對各地目標責任書年度目標和重點項目執行情況開展檢查評估和督導。按照要求,各省(區、市)內也要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