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很多患者和家長所抱的“換了牙再矯正”的觀念其實是錯誤的,因為牙齒不整齊的原因有很多種,有可能是頜骨發育的問題,有可能是牙齒的問題;有些情況需要早起施治,及早進行阻斷和預防治療,而有些需要等到成人以后進行外科手術和正畸聯合治療,不可一概而論。一些患者和家長因為“換了牙再矯正”的錯誤觀念,沒有及時把孩子送來就醫,往往會錯過最佳矯治時機。為此,專家提醒,患者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口腔出現問題,要及時找專業的口腔正畸醫生咨詢。
暑假健康消費陷阱之增高
“現在網上、電視、報刊上的增高廣告太多了!很多廣告一看就是吹噓,或夸大功效。如果真那么容易增高,世界上就沒矮人了。”家長張先生對記者感嘆,他覺得想給孩子增高的父母不少,心情急切,有時難免會聽信增高廣告。
互聯網上,在搜索網頁打出“增高”兩字,馬上看到各種增高產品的廣告和網頁,令人眼花繚亂。這些增高產品大概可分為增高藥、增高用品和增高手術三大類,廣告宣傳神乎其神。例如某增高藥號稱“21天見效,4個月增高5~8厘米”,某增高膠囊宣稱“首次提出中醫健脾增高技術和延緩骨骺線閉合與促進長骨的增高理論,具有劃時代意義”。還有增高手術打著高科技的“招牌”來吸引眼球,用看似很高端的科技術語來包裝其產品,例如號稱有一種“生物肽激活骨骼增高重組療法”,“經過該療法治療的矮身材患者普遍能增高5~15厘米,創造了增高醫學史上的一大奇跡。”
專家指路
藥監部門:沒審批任何可增高藥品
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增高產品市場較不規范,存在不少消費“陷阱”。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違規增高產品主要有三類:(一)所謂增高藥品,由非正規醫療機構的醫生開具,這類藥品沒有藥品的通用名稱、說明書、生產企業、產品批號等標識,全憑醫生當場口頭告知消費者如何使用。(二)增高組合產品,即一些含鈣成分的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增高鞋、助長器、助長儀等,商家根據消費者需求臨時任意搭配。(三)無中文的“三無”產品。商家介紹產品時,宣稱是原裝進口、不需要中文標識。
該負責人強調,迄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從未審批過任何有“增高”功能的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