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醫改醫者應先行,但如果沒有對醫務人員積極性的充分調動和保障,就很難有公益性的實現;如果缺乏有力的行業監管,同樣不利于公益性的回歸。在6月19日召開的全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電視電話會議暨工作座談會上,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副組長、衛生部部長陳竺,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孫志剛分別就上述觀點作出了闡述。
■創造條件 讓醫務人員“更積極”
陳竺指出,充分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是各項改革政策發揮作用的基礎。
陳竺說,要通過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提高醫務人員收入待遇水平,實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同工同酬,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通過設立特崗引進優秀人才,通過抓實抓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派駐優秀人才,通過實施縣級骨干醫師培訓來培養優秀人才,為改革的深化和縣級醫院的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陳竺強調,要加大醫德醫風建設力度,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所有試點縣都要建立健全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設立專門部門或專人負責患者權益保護;在對縣級醫院的財政投入中安排專項資金,為試點縣級醫院購買醫療責任險。
孫志剛指出,堅持公益性并不是要回到計劃經濟時期鐵飯碗、大鍋飯的機制,如果出現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那么改革就失敗了。必須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破鐵飯碗,不斷優化隊伍結構,增加隊伍活力。必須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取消大鍋飯,建立激勵性的分配機制。要堅決擯棄將醫務人員個人收入與醫院的藥品和檢查收入掛鉤的錯誤做法,通過改革,使廣大醫務人員的合法收入普遍得到提高。鼓勵地方探索體現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
孫志剛強調,各地在推進改革中要始終堅持把醫德醫風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廣大醫務工作者要秉承職業操守,堅持患者至上,不斷提升自身修養,增強業務本領,當好讓人民群眾放心滿意的健康衛士。同時,要努力構建尊醫重衛的良好社會氛圍,降低醫務人員職業風險,為醫務人員執業服務創造良好條件。
■監管醫院 要進一步加大力度
陳竺語重心長地說,衛生行政部門是代表全體人民的利益來監管醫院,而不是醫院的“總院長”。如果衛生行政部門不能切實拿出監管醫院的魄力和措施來,那么就無法取得人民群眾的信任,無法取得兄弟部門的信任。
陳竺說,近日,深圳9名正副院長涉賄被查事件,給衛生系統的形象造成了惡劣影響。事件發生后,衛生部馬上派出工作組協助參與調查。他指出,衛生行政部門必須堅決查處醫藥購銷領域的商業賄賂問題,把自查自糾工作開展下去,并把它當作維護隊伍純潔性、保護醫務人員積極性、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的一件大事來抓。對于大案要案,衛生部門也要參與查處工作,協助公安部門破案。
孫志剛指出,無論醫院如何改革,都必須強化行業監管,這是政府的職責所在。加強監管既有利于推動醫院不斷改進管理,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也有利于促使醫院回歸公益性,有利于遏制醫療領域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應鼓勵各地在健全監管體制和辦法方面做積極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