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訊:兒童青少年高血壓往往起病隱匿,直到造成心、腎、腦等靶器官損傷后才被發覺,加強兒童青少年血壓的常規篩查不僅是提高檢出率的關鍵,也是減少成年后心腦血管事件的根本措施。11月4日在京舉行的2011世界高血壓聯盟區域大會暨第13屆國際高血壓及相關疾病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提出,兒童青少年高血壓防治需要得到重視。
據首都兒科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主任米杰介紹,2010年對北京地區6694名3歲至17歲兒童青少年進行的調查顯示,學齡前兒童、中小學生、高中生的確診高血壓比例分別為1%、2%~3%、4%。其中,95%的兒童原發性高血壓既無自覺癥狀也無明顯臨床體征。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心血管內科趙地指出,加強血壓篩查是確保兒童青少年高血壓早診早治的唯一途徑。標準的兒童血壓檢測程序是在半年至一年期間進行3次不同時間點的血壓測量,如果3次測量均超過該年齡組的正常水平,就可診斷為高血壓;如果一次偶然測量嚴重超標,也應引起重視。
米杰建議,應盡快將血壓監測納入兒童常規體檢項目,家長應至少每年一次帶孩子到專業醫療機構測量血壓。由于目前降壓藥物尚缺乏對兒童的發育和健康遠期安全性的評估,因此,對于兒童青少年高血壓患者通常首選非藥物治療,包括飲食結構調整、限鹽、降低體重、增加運動等生活方式干預。對于繼發性高血壓、已出現高血壓臨床癥狀、出現腎等靶器官損害、非藥物治療6個月以上無效者,才給予藥物治療。
閱讀下一篇
專家新發現:基因決定我國大部分丙肝更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