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13日召開的北京市衛生工作會議上獲悉, 今年,北京市將加強對醫療機構在管理運營、醫療質量等方面的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年內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平均住院日要實現壓縮1天的目標。即將成立的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定位為行政機構,三定方案將很快出臺。
目前,北京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平均住院日為13.88天,今年內將縮短到12.88天。據了解,北京市醫療機構現有床位9.1萬張,如果平均住院日壓縮1天,則意味著每張病床每年可以多收1名住院患者,按照80%的床位使用率計算,相當于1年多出7萬張左右的病床,也相當于北京市增加了2家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這意味著在不增加醫療機構總床位的基礎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住院難。
目前,北京約有百家醫療機構實現了檢查結果互認。互認的項目包括臨床生化、血液、免疫共3個專業31項。今年,北京市將實現醫學影像資料中的X線片互認,以避免過度檢查。今年,該市衛生部門還將聯手教育部門完善并全面啟用《中小學生傳染病早期預警監測系統》,一旦學校里出現集中發熱等情況,監測系統將會對發熱等情況進行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作出預警,將防控關口前移到學校。
閱讀下一篇
衛生部報告:3月全國艾滋病報告死亡數逾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