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科研團隊,在分子級別上“追蹤緝拿”制造不孕不育的基因障礙,并通過個性化優生方案使不孕不育家庭有了健康聰明的寶寶。該中心成立10多年來,共開展試管嬰兒技術5000多個治療周期,總臨床妊娠率為43.11%,使近1500名試管嬰兒降生,其技術種類、規模和水平在全軍首屈一指。
4月初,記者到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采訪時看到,樓道里擠滿了因為不孕不育前來就診的患者。
據該中心主任王曉紅介紹,近30年來,以試管嬰兒技術為代表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發展迅猛,已成為治療不孕不育癥最有效的技術手段。該中心1999年成立以來,率先在陜西省和軍內成功開展了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胚胎凍融、胚胎輔助孵化、卵子體外成熟等多項輔助生殖技術治療不孕不育癥,其科研和醫療團隊如同蟄伏在科技前沿的一支精銳的“拆彈部隊”,在細胞深處練就了一身絕技。
以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為例,這種胚胎種植前遺傳學診斷技術利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與顯微操作技術,能從源頭上切斷某些特定遺傳疾病的路徑,避免妊娠母親生出有出生缺陷的孩子。在實際操作中,醫生待患者體外受精的胚胎發育到6細胞期~8細胞期,在顯微操作下進行單個卵裂球細胞活檢,對其施行熒光原位雜交或聚合酶鏈反應分析,進行快速遺傳學診斷,選出遺傳性狀正常的胚胎送回母體子宮。王曉紅說,由于這種技術是一種前瞻性的產前診斷技術,可在胚胎發生最早階段進行診斷,將傳統的產前診斷時限提前至胚胎植入之前,因此避免了傳統產前診斷技術取材時引起出血、流產、感染等并發癥及倫理問題,還可達到提高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率和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的雙重目標。
再如未成熟卵體外成熟培養技術。這是試管嬰兒領域的一項前沿技術,專門針對一些卵子成熟障礙的不孕患者,特別是那些頑固的多囊卵巢綜合征、卵泡發育遲緩、卵巢過度刺激癥的患者。醫生將未成熟的卵母細胞取出,在體外經特別的特殊培養液成熟培養使卵子成熟,等卵子成熟后再采用專項技術使之受精、發育成胚胎,然后將胚胎移植回母親子宮腔內生長。這種技術可以避免藥物和治療的副作用,減少費用,降低促排卵的風險。
該中心還利用激光技術,在胚胎的外殼(透明帶)上開孔或減薄透明帶,使胚胎容易從透明帶中孵出,以增加胚胎的孵出率和著床率。這對于超過38歲以及胚胎碎片較多的女性來說,能夠有效地提高試管嬰兒技術助孕的成功率。
記者在該院的網站上看到,很多在該院實現了生子夙愿的父母親們給王曉紅留言。
“以前覺得有自己的孩子如同做夢一般,是王主任使我的夢想成為現實。我想說的是,王主任同她的團隊從事著很崇高的事業,感謝唐都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感謝我所崇敬的王曉紅主任 。”
“過去不了解試管嬰兒,跑了很多冤枉路,花了很多冤枉錢。去了唐都醫院后,王曉紅主任很快就查明了病因,并且很客觀地講解了試管嬰兒的成功率。我現在已懷孕4個月了,真的很感謝王曉紅主任給了我們家久違的歡樂。”
王曉紅說,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是個環環相扣的過程,受孕準備、個體化治療方案、實驗室質控、受孕后期等,都需要科學而嚴格的管理。尤其是個性化治療方案,要在準確判斷不孕不育因素的前提下,從已經掌握的10多項技術里選擇適合的方案。她特別提醒,生殖細胞從靜止軌道到活躍軌道需要85天,因此準備輔助生殖的夫妻必須提前3個月做好準備,遠離各種污染因素,為即將出生的寶寶順利誕生創造條件。
王曉紅說:“在治療費用方面,我們千方百計從管理環節上壓縮成本,既為患者節約了大量費用,也使很多經濟貧困的家庭有能力實現生子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