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衛生工作會議2日召開。會議對今年衛生工作重點進行了部署,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做好各項重點衛生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要認清形勢,加快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堅決確保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試點工作順利進行。要堅持圍繞中心,把衛生工作放到全市科學發展的大局中去謀劃、去推進、去落實,不斷提高服務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堅持以人為本,堅定不移地落實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堅持統籌協調,合力推進。新一輪醫改所涉及的是整個社會全體人群的保障問題,要統籌兼顧,加強合作,從大局著眼,這是推進醫改的當務之急。要以強基礎為重點,完善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能力。在城區重點圍繞城市新區和城市綜合體規劃建設,統籌做好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規劃定點。在農村要鞏固發展新農合制度,提高診療水平、搞好縣級醫療機構基本建設和人才培養,完善基層衛生服務網絡。強化對口幫扶,力爭年底在全省率先完成“衛生強基”工程;以建機制為重點,加快建立基本藥物供保機制和新的衛生監督體制;以惠民生為重點,積極為群眾健康辦實事、辦好事。同時,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部門配合,加大投入力度,強化隊伍建設,確保全年衛生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副市長鄒世平出席會議并講話。
全力做好為民6件實事
濟南市衛生部門確定,今年還要做好為民6件實事:為全市30882名1996、1997年出生的15歲以下兒童免費補種乙肝疫苗;為全市35萬35-59歲農村婦女提供乳腺癌、宮頸癌免費檢查;為4萬農村待孕和早孕婦女免費增補葉酸預防新生兒神經管缺陷;為全市10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復明手術;為全市60%的農村居民建立健康檔案;新農合籌資水平提高到120元,基本覆蓋全部農村居民。
試點新農合即時報銷
從今年起,我市計劃用兩年時間,在新建城區及15個城市綜合體內設置50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強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醫保制度的銜接,完善社區首診制和雙向轉診制。
落實鄉村醫生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政策,逐步解決鄉醫執業資格問題。今年,新農合籌資水平提高到人均不低于120元,參合率保持在98%以上,開展市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即時結報試點工作。加強新農合基金管理,建立基金內部稽查制度。我市還將科學調整新農合補償方案,住院補償比提高5個百分點。
擴大藥品統一配送范圍
伴隨著105家基層醫療單位率先實行藥品零差率的試點工作,濟南衛生部門將繼續推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藥品集中采購、統一配送工作,并將配送機制逐步擴大到各級公立醫療機構藥品供保工作中。
濟南將探索建立基本藥物供保補償機制,保證公立醫療機構使用基本藥物并取消藥品加成后的正常運轉,保護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
建設九大重點專科醫院
濟南將鞏固提升市第三人民醫院、第四人民醫院、第五人民醫院、濟北醫院、長清高校科技園片區總醫院、歷城唐冶片區醫院、槐蔭西客站片區綜合性醫院七大區域醫療中心,加強市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傳染病醫院、腫瘤醫院、眼耳鼻喉科醫院、精神病醫院、口腔醫院、皮膚病醫院九大重點專科醫院建設。在市中心醫院建立綜合涉外保健基地。
重點加強重癥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輸血科等科室建設,全面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水平。二級及以上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建設要全部達標。探索建立集中消毒供應模式,對消毒供應室達不到要求的醫療機構實行集中消毒。
延伸閱讀:
山東新農合即時結報 濰坊東營將試公立醫院改革
2010年是深化醫改、攻堅克難的關鍵一年,也是“十一五”規劃實施的最后一年。2月1日,在濟召開的山東全省衛生工作會議提出,今年全省衛生工作要以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為中心,并公布了一系列關系老百姓看病就醫的惠民政策。 >>詳細
濟寧新農合報銷方案 住院補償封頂線提至五萬元
日前,濟寧市正式出臺《關于統一2010年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補償方案的通知》。據悉,今年,新農合籌資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120元,住院補償封頂線提至5萬元。>>詳細
山東省統一新農合診療項目補償范圍 元旦起實施
記者從山東省衛生廳獲悉,從今年1月1日開始,我省已開始實行全省統一的新農合基金補償范圍,制定了《山東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診療項目(試行)》,參合農民哪些診療項目可獲補償,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