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家 江涌,主任醫師,市腫瘤醫院、市中心醫院北院微創中心主任兼普外科主任,市微創技術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兼任江蘇大學副教授,中華醫學會徐州分會普外科學會秘書長,中華醫學會徐州分會腹腔鏡學組秘書長等職。 精于普外科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擅長胃、腸、肝、膽、膽道、胰及腹部腫瘤等疾病的診斷及手術治療,對腹部各種復雜手術和高危手術有精湛的醫術,在腹腔鏡技術的應用推廣方面取得突出業績。 入選江蘇省“333”人才工程,主持省、市科研課題多項,近年來獲省、市科技進步獎及醫學新技術獎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多次榮獲“徐州市十佳青年衛生工作者”等榮譽稱號,2007年被評為徐州市第四批優秀專家。 專家門診時間:周二上午 專家咨詢電話:0516——85707122 13905211415 病情危急微創手術顯身手 ■病例回放 今年2月,58歲的陳先生因胃脹、泛酸、惡心、噯氣等不適,來到市腫瘤醫院(原市三院)就診。經過一系列檢查,陳先生被確診為中早期胃癌。醫生建議及早接受胃癌根治手術。 當時,我市所有醫院中只能通過傳統的開腹方式來實施胃癌根治手術。但由于陳先生體態較胖,身體素質欠佳,家屬擔心開腹手術的巨大刀口會給陳先生帶來重創,進而使他的免疫系統遭到更大破壞。面對患者本人及其家屬的這一擔心,江主任開始認真思考、研究微創手術的可行性。經過對患者病情的反復探查和多次討論,江主任最終決定為陳先生實施腹腔鏡下胃癌根治手術。 手術中,江主任僅在患者腹壁開5個0.5-1厘米的小孔,分別置入腹腔鏡及手術器械,不僅干凈利落地清除了原發病灶及患癌臟器的周圍組織,還對胃周淋巴進行了仔細清掃,并完全消滅了腹腔脫落的癌細胞。順利挺過手術難關的陳先生術后恢復迅速,出院時間也比傳統開腹手術提前一半。 ■名醫解析 新一代數字高清設備 造福患者 據江涌主任介紹,目前胃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外科手術、化療、放療和免疫支持治療等。其中,外科手術是治療胃癌的最主要手段,也是最可能治愈胃癌的唯一途徑。因此,凡條件許可者都應爭取手術治療。但是,傳統剖腹手術創傷大、出血多、術后恢復慢,給患者身心帶來極大痛苦,這對于免疫功能本來就已很弱的中晚期癌癥患者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很難想像在這樣的大手術后,患者如何與癌魔更好地繼續“抗爭”。因此,尋求一種創傷更小的根治方法,已成胃癌患者的迫切需要。 腹腔鏡設備的不斷改進,以及腹腔鏡技術的不斷提高,腹腔鏡手術在胃腸外科方面的探索和應用不斷獲得進展和突破。自1993年至今,市腫瘤醫院已經開展了多項腹腔鏡技術并做過詳細報道,在腹腔鏡的應用方面不斷取得突破,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該院近來率先開展的腹腔鏡胃切除術及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就是其中一例。而該院腹腔鏡手術的突破,除仰賴其始終領先的技術水平外,還得益于腹腔鏡硬件設備的不斷改進與更新。 該院剛剛投資100萬引進的德國數字高清電子腹腔鏡,已經是第四代腹腔鏡系統。與前三代腹腔鏡設備相比,該腹腔鏡圖像更清晰、色彩更逼真,適用手術范圍也更廣泛。據介紹,其掃描線可達1200線,圖像可以放大8-10倍,不僅可勝任更精細的手術操作,而且在學術交流活動中用于手術演示直播時,圖像放大20倍也不會失真。至此,該院微創中心已經擁有4套腹腔鏡設備,完全可以滿足每月80余臺腹腔鏡手術的需要。 |
市腫瘤醫院(原市三院)微創中心引進第四代數字高清電子腹腔鏡,帶來微創手術新突破
閱讀下一篇
2009全國銀屑病專家高層論壇在徐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