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支出救助金共計263.9萬元
4月3日,尿毒癥患者張秀蘭來到市愛心醫院,向醫護人員送上她歷時5個月繡出的一塊匾,匾上“上善若水”4個字,表達了她對醫療救助政策和愛心醫院的感激之情。
10年前,患尿毒癥的張秀蘭成功接受了腎移植手術。高額手術費用已讓家庭陷入困境,術后昂貴的抗排斥藥物,更讓她難以承受。去年7月1日,我市出臺了困難群眾醫療救助政策。市愛心醫院不但按醫保、醫療救助政策解決了她的大部分費用,還免費贈送了部分藥物。
市醫療救助辦公室副主任劉子安介紹,今年的困難群眾醫療救助依然在市愛心醫院(門診定點)和市民政醫院(住院定點)實施。今年一季度,共有9646名患者得到門診醫療救助,555名患者得到住院醫療救助,共產生醫療費合計581萬元,救助總金額187萬元。
為讓更多困難群眾得到醫療救助,今年以來,市愛心醫院多次到白云山、光明等社區,對困難群眾的疾病狀況進行普查,宣傳醫療救助政策,并現場義診,贈送藥品。目前,市愛心醫院已免費送出萬余元藥品。此外,市醫療救助辦公室專門抽調人員負責在醫院現場辦理醫療救助通知書,讓病人隨到隨辦,當日看病,即時救助。門診量從一開始每天救助不足10人,增加到現在的140多人。
除困難群眾醫療救助之外,“三項救助”還包括困難群眾臨時生活救助和無固定收入重殘人員救助。
臨時生活救助的對象主要包括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當地低保標準、但低于低保標準2倍范圍內的生活困難群體;患大病造成家庭基本生活困難的人員;因遭遇突發災害或其他不可抗拒因素難以維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對無固定收入重殘對象本人,按照城鄉低保標準100%發放生活救助金。救助對象為本市常住戶籍,無固定收入,不符合當地低保條件,由權威部門審定的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盲視力殘疾中屬于一、二級的殘疾人。
據統計,目前我市主城區共為88人提供了臨時生活救助,發放救助金11.2萬元;救助無固定收入重殘人員2880人次,其中城市2466人次,農村414人次。共發放救助金65.7萬元。至此,我市今年一季度獲得“三項救助”的困難群眾逾1.3萬人次,支出救助金共計263.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