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食品安全高層論壇11月27日在北京閉幕。衛生部部長陳竺在閉幕式上作總結發言時指出,論壇通過的《關于食品安全的北京宣言》提出了關于食品安全的7點共識和7項行動,標志著國際社會食品安全交流與合作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將對世界各國食品安全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他同時對落實宣言內容、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3點意見。
首先,落實《關于食品安全的北京宣言》要求,做好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我國作為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既面臨發達國家存在的二惡英污染食品、大腸桿菌食物中毒等問題,也面臨市場經濟發展不完善而出現的寵物食品事件等問題。中國政府已經將食品安全列為改善民生的基本和重要內容,正在并且也將進一步按照北京宣言提出的行動綱領,加強食品安全監督執法,加強食品安全控制措施,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其次,促進食品安全科學管理模式得到更好的應用。北京宣言提出了“食品安全措施應以充分的科學證據和風險分析原則為基礎”。風險分析是全球共同遵循的科學管理食品的模式,是世界貿易組織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確定的解決國際食品貿易爭端的依據。我國政府已經建立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物監測網絡,開展了總膳食調查及人群營養和健康調查,這些數據為我國開展風險評估、應用風險分析技術奠定了科學基礎。
最后,要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在技術交流方面,我們需要國與國之間的技術支持,尤其需要有強大技術資源的發達國家的支持;在信息交流方面,中國政府將積極按照《國際衛生條例》的要求,利用全球食品安全信息網絡加強與世界衛生組織及其他成員國的溝通;在國際食品法典事務方面,中國政府逐步經歷了從學習、參與到“有所作為”的歷程,愿意為國際食品法規制定和國際食品安全交流作出貢獻。
閱讀下一篇
我國加入全球患者安全倡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