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礦總頻道:(通訊員:李長鑫) 跨省尋醫 · 病情實錄
時值2024舊歷年年末,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馬雷主任接診了一位安徽宿州的肺結節患者。劉大爺今年68歲了,因為平時沒有規律體檢的習慣,長期忽視了對自己身體的關注,導致近期在外院的一次常規性體檢中發現左肺下葉部分實性結節,大小約18×11mm,形態欠規則,邊界尚清。雙肺少許小結節影。慢性支氣管炎伴發局部纖維化改變。
焦慮不安的劉大爺趕緊在家人陪同下前往周邊醫院問診,但是結果卻令所有人大失所望——劉大爺既往健康狀況一般,有高血壓及心功能不全病史。對于這種心肺功能基礎較差,年齡偏大的患者,想要通過傳統切肺手術排除結節隱患,風險性會非常大。
就在患者及其家屬一籌莫展之際,劉大爺的子女通過各種求助渠道了解到現在處理肺結節的一種新技術:肺消融術。這種手術對于心肺功能較差的患者非常友好,手術創口極小,后期恢復也很快。劉大爺就像在黑暗中突然看到一束幽光,重新鼓起信心,懷揣不安與期待的復雜心情前往徐礦總醫院進行治療。
馬雷主任在門診第一次接觸他后,就對其身體各部分機能進行了詳細評估;入院后,進一步完善心臟彩超顯示:患者左室心肌運動普遍減弱,射血分數35%↓(射血分數正常范圍值為50%~70%);冠脈CTA顯示冠脈粥樣硬化性改變,以LAD中段局部重度狹窄為著;CT心肌斷層顯像顯示前壁、心尖部及下后壁心肌缺血影像改變。同時,劉大爺又在馬雷主任的安排下完善胸部增強CT,檢查報告顯示:左肺下葉存在高危結節。CT胸部平掃+肺結節分析顯示兩肺氣腫。兩肺散在炎性灶。右肺上葉及左肺下葉磨玻璃結節,部分呈高危型。


心臟彩超
多方考量 · 優化方案
患者劉大爺及家屬在與馬雷主任的充分溝通后了解到,肺結節消融術既能判斷肺結節良惡性質,又能同時處理肺結節,且創傷小,對肺功能影響小,術后恢復快,一致傾向于以消融治療替代手術治療。基于患者心功能基礎差,且結節位置比較刁鉆,位于左側肺葉的肺底,膈肌與心臟之間的夾角處。這無疑給手術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和風險,在與患者及家屬多次溝通后,馬雷主任決定行CT引導下經皮肺病損微波消融術。

▲術前CT影像

▲術中CT影像
康復出院 · 消融優勢

▲馬雷主任在為患者進行肺消融手術
在馬雷主任醫療團隊的精心配合下,該手術順利完成,解決了患者希望排除高危肺結節的需求。術后次日患者即可下地正常活動。劉大爺及家屬對治療效果十分滿意,術后一周復查CT,病灶處消融效果良好,肺組織破壞少,肺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
高危肺結節的治療
如果在檢查中發現高危肺結節,傳統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需胸腔鏡或開放手術切除部分肺組織。術后可能會出現一定的肺功能減退,部分表現為活動后氣喘等癥狀。
有沒有創傷更小、副作用更輕的方法呢?答案是有的。隨著微創治療手段的不斷更新,高危肺結節患者多了一項新選擇——局部微創消融治療。
經多學科會診,明確需干預的高危肺結節患者,經專業評估不耐受或拒絕傳統外科手術的同時可耐受消融治療的,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可開展該手術。
微波消融術的優勢
微波消融術安全有效,無明顯不良反應或嚴重并發癥。微波消融具有創傷小、操作時間短,安全性高、費用低、可重復操作等優點。在結節小于3厘米時,消融的治療與手術相當,無消融殘留,安全有效。住院治療周期一般為三天,不影響工作和生活,早期治療可減少肺結節惡變的風險。
專家介紹
馬雷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副主任醫師

醫學碩士,徐州市免疫學會感染免疫專業委員會委員,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內科教研室副主任,內科住培基地教學主任。從事呼吸內科臨床診療工作18年,對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肺癌等呼吸系統疾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肺部腫瘤診療,曾于上海肺科醫院,進修學習,并于國家核心期刊等發表多篇論文。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