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皮膏、云南白藥、小金丸……這些百姓常用藥,4月16日起開始執行降價。這是繼上月15日中成藥大規模降價后,新一輪藥品降價,188種中成藥平均降價16%,降價幅度最高達52%。
零售商:早做好降價準備
4月15日,記者走訪了東北大藥房、成大方圓、沈陽藥房等多家藥店了解到,早在上周各大藥房就已經將188種降價藥品的價格,與本店藥品價格進行了詳細對比。16日以后,價格高出降價標準的藥品將進行調整。
納入這次調價范圍的藥品,80%的最高零售價有所下調。調價藥品幾乎都是百姓的常用藥,如追風透骨片、腎炎舒片、前列舒樂顆粒、冰硼散、骨折挫傷膠囊、舒筋活血片、木瓜丸等。
藥廠:降價藥品供應充足
“盼著藥品降價,又害怕藥品降價后買不到。”記者在大藥房碰到前來買藥的董大媽,她告訴記者,上次藥品降價時,她曾想買幾盒降脂靈膠囊,但走了幾家藥店都沒能買到。不過,記者在各大藥房看到,此次涉及降價的沈陽紅藥、云南白藥、消炎利膽片等都有許多品種供應,數量也十分充足。
沈陽東新藥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降價涉及到該企業生產的銀屑靈,降價幅度超過10%,企業目前仍在繼續生產此藥劑,不會因為價格下降而停產。
專家觀點:降價好但需適度
沈陽藥科大學徐教授表示,藥價是一手托兩家的事,一邊是老百姓的利益,一邊是行業利潤。降價是好事,可以減少老百姓的負擔,但是藥品定價也有特殊性。藥品連續降價是國家利用價格杠桿,使行業正規化、國際化的一種途徑。但是,如果藥品價格過低,除了出現“降價死”外,追求利潤的企業也難免在質量上做文章。
閱讀下一篇
社區試點給小病限價 我市首家20元門診昨開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