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隨著健康中國行動計劃深入推進,腫瘤作為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防治任務已經十分明確。如何有效地提高腫瘤防治率?7月1日-2日,由江蘇省免疫學會、徐州市免疫學會、徐州市抗癌協會主辦,徐醫附院領銜承辦的第四屆彭城論壇、江蘇省免疫學會腫瘤診療多學科協作學組年會暨腫瘤治療高峰論壇在徐州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腫瘤診療領域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旨在通過提高診療手段,造福百姓。
徐州醫科大學校長鄭駿年教授,徐州醫科大學副校長、徐醫附院黨委書記王人顥教授,江蘇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馮繼鋒教授,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副院長劉寶瑞教授,徐州市抗癌協會理事長王偉林教授分別致辭。徐醫附院中西醫結合腫瘤科主任韓正祥教授擔任大會執行主席并主持開幕式。
多學科協作實現整合醫療
徐州醫科大學副校長、徐醫附院黨委書記王人顥教授指出,腫瘤是困擾著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如何把腫瘤病人按照現代醫學發展的最新的成果,規范化、精準化、個性化的治療,至關重要。徐醫附院搭建彭城論壇這個平臺,就是要讓徐州腫瘤學科所有的醫護人員能夠在這個平臺上充分進行交流、學習、互鑒,把國際、國內腫瘤領域最新的理念、技術、方法,以及對腫瘤疾病的管理、質量控制等方面的研討,提升徐州乃至淮海經濟區腫瘤防治水平,造福淮海地區的人民群眾。
江蘇省腫瘤醫院沈波教授說,從腫瘤科學防治角度,一個完整的醫學鏈條需要有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目前大部分腫瘤診斷得益于高通量技術的發展,診斷已經可以在分子基礎上進行了具體的分型,走出既往依靠單一指標的誤區,但仍有一部分腫瘤需要進一步具體的分型和細化,以獲得分子層面明確的精準診斷,從而協助后續高效治療方案的制訂。而腫瘤治療基于分子層面的精準診斷,正向著建立科學治療模型方向邁進,但是惡性腫瘤的異質性和復雜性,早已決定了制定分型方案和尋找治療靶點的難度。惡性腫瘤的基于分子分型的個體化治療依然任重而道遠。
早診早治提高患者生存率
徐醫附院腫瘤科主任王紅兵教授介紹,癌癥已經成為常見的疾病,影響人類的生存和健康,目前,惡性腫瘤占疾病的25%,并且腫瘤的治療很復雜,無論是全球還是我國,占用的醫療資源比例都非常高。癌癥并不是不治之癥,歐美國家癌癥的5年生存率已經達到了60%—70%,這就說明癌癥的治療還是非常有效的。除了腫瘤的規范化治療、精準化治療,要想提高腫瘤的治療率,一定要把腫瘤的治療前移,就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副院長劉寶瑞教授說,隨著人們對基因和免疫認識的深入,目前腫瘤疫苗已經成為腫瘤治療的四大技術之一,尤其是最近幾年,國際、國內對疫苗的基礎研究向臨床過渡已經做得風生水起。目前腫瘤疫苗有幾個側重點,腫瘤經過診斷,經過外科的治療之后,有可能復發,如何延遲復發和防止復發,腫瘤疫苗在這個方面有望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疫苗聯合PD-1抗體也是非常有潛力的,這方面的探索已經有很好的結果。以胃癌篩查為例,胃癌高發地區、家族有消化道腫瘤的就是高危人群,高危人群要定期做胃鏡檢查,早發現可以早治療。
推動科技進步造福人民群眾
“CAR-T治療”,很多人知道這個詞,還是從2021年的一則新聞開始的,打一針120萬元,可以治療癌癥,這則新聞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CAR-T”,就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近年來,CAR-T細胞治療作為一種新型細胞生物治療方法,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徐州醫科大學校長鄭駿年教授說,CAR-T是當今科技的前沿,120萬元一針,為什么這么貴呢,因為效果好,解決了血液腫瘤的很多問題。通過臨床轉化研究將CAR-T技術應用于晚期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惡性血液腫瘤患者,已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同時,徐州醫科大學團隊在CAR-T的雙靶聯合、靶點開發及并發癥的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臨床研究工作,為CAR-T治療血液腫瘤開拓了新的思路和方式,使越來越多的腫瘤患者受益于CAR-T治療技術。“我們正在靶點研發上進行拓展,我們的一項產品是雙靶點,效果超過了美國的產品。如果通用型CAR- T能夠研發以后,成本將大幅下降,價格能下降70%—80%,能夠更好地造福患者。”
共同推進腫瘤診療的發展
大會執行主席、徐醫附院中西醫結合腫瘤科主任韓正祥教授介紹,徐州是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人口眾多,群眾面臨的需求也比較大。經過連續4年的舉辦,彭城論壇已經成為國內腫瘤領域有影響力的品牌論壇,吸引了全國知名的腫瘤領域專家來到徐州傳經送寶,對徐淮地區腫瘤防治和青年醫師的培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為護佑人民健康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主論壇交流環節,徐州醫科大學校長鄭駿年教授作了《CAR-T治療腫瘤的探索與臨床轉化》的專題報告、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副院長劉寶瑞教授作了《胃癌精準醫療中若干臨床問題與治療探索》專題報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治療中心主任馬飛教授作了《ADC類藥物在晚期乳腺癌領域最新進展》專題報告、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任勝祥教授作了《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及標志物探索》專題報告。南京中醫藥大學程海波教授、江蘇省腫瘤醫院沈波教授、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湯琪云教授分別針對《態靶辨治惡性腫瘤》《NSCLC罕見靶點治療進展》《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研究進展》做了經驗交流分享。
論壇設置了1個主論壇,還有8個分論壇,分別是惡性黑色素瘤專場、少見靶點專場、婦瘤/骨髓抑制專場、腫瘤基礎研究與轉化專場、消化道腫瘤專場、乳腺專場、腫瘤護理專場、肺癌靶免專場,與會專家、學者分享和討論腫瘤診療的經驗,共同推進腫瘤診療的發展。
在惡性黑色素瘤專場,徐州市免疫學會惡性黑色素瘤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專業委員會成立,徐醫附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韓正祥教授受聘主任委員。在腫瘤護理專場,我院護理部主任劉玉平、副主任王晶、腫瘤內科楊玲護士長帶領眾多腫瘤護理專家就護理信息化發展下的“互聯網+護理服務”、基于精準醫療下的腫瘤護理新進展進行了交流研討。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