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資訊:淮海經濟區消化內科專科聯盟正式成立次日,4月22日上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會議室,南京鼓樓醫院-徐州一院炎癥性腸病多學科交流會第三期如期而至。當天來自消化、病理、影像學領域的多位專家以座談的形式,圍繞IBD的早期識別,病理診斷的規范化取材,克羅恩病的影像學表現以及MDT綠色通道的建立等話題,展開熱烈的探討,交流逐漸深入、具體,進而達成共識。會議由徐州一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消化科學科帶頭人、科主任陳光俠教授主持。
會議伊始,南京鼓樓醫院消化內科行政主任王雷教授在線致辭,他首先對淮海經濟區消化內科專科聯盟成立表示祝賀。他指出IBD研究診治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長期潛心鉆研實踐的課題。他向與會者分享了云南某醫院對當地IBD的研究實踐成效,希望徐州一院IBD多學科診療團隊可以依托新成立的專科聯盟,加強與各聯盟單位間的交流互通,注重疾病序列數據的收集和積累,以推動該領域科研創新和診療能力提升。最后,他向與會同道發出誠摯邀請,以期深化合作交流,實現共同發展。
江蘇省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IBD學組副組長、南京鼓樓醫院的張曉琦教授本次授課的內容主要是生物制劑的選擇,她將該治療的一線方案、二線方案及合并腸外表現的治療方案的選擇都進行了詳細的講述,另外張曉琦教授還講到了“醫患共決策”的診治理念,即確立治療目標時,要站在醫生和患者的雙重視角去決策。這一理念不僅出現在她呈現的扎實的匯報材料中,更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一對一的義診環節。她與患者的交流內容細致而龐雜,溫柔卻有力。關于飲食、生活習慣、排便、檢查、用藥、情緒等諸多話題,皆會出現在被高度凝練的有限時空中,哪怕是初次相見,她也可以像嘮家常似的,讓患者主動地向她傾訴更多。在明確診斷和治療時,她會展現出作為醫生的嚴謹和友人般的和善。
本次義診張曉琦教授對6例疑難病例進行細致的病史詢問并閱讀相關的輔助檢查結果,其中為3名有腹瀉癥狀的患者排除了IBD的疑慮,為1名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完善了治療方案,給2名可疑克羅恩病的患者進行了多學科的討論,結合南京鼓樓醫院病理科副主任孫琦、影像科專家劉松現場閱片意見,最終診斷為克羅恩病,治療方面結合患者的既往治療經歷及患者接受度等,分別給予規范、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孫琦主任分享了病理診斷的取材與報告規范,從病理診斷的角度闡述了如何選擇取材的時機、如何多點取材、具體的取材點的選擇等問題。此外,孫主任強調內鏡醫生和病理醫生之間的溝通也非常重要,內鏡醫生要告訴病理醫生想要知道什么,病理醫生要告訴內鏡醫生能診斷什么或者可以排除什么,通過學科之間的交流提高疾病的診斷率 。
劉松主任授課的內容是克羅恩病的影像學表現及病例回顧分析,劉主任詳細地講述了克羅恩病的診斷要點如腸壁的增厚、病變的跳躍性、管腔狹窄、腸管擴張、腸腔外瘺管、膿腫、合并骶髂關節炎等等。
徐州一院影像中心主任曹偉、普外•胃腸外科主任李進、病理科劉霞主任及新成立的淮海經濟區消化聯盟單位的多位成員參會交流,消化內科IBD學組的王莊梅主任、吳傳楠主任、張海涵醫師、譚芳醫師等團隊成員參會并進行病例分享討論。
在總結環節,陳光俠教授對本期交流會討論的成果進行總結和梳理,明確下一步診治工作方向和注意事項。她強調作為一種非特異性的慢性腸道炎性疾病,IBD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醫療成本有較大影響。因此,需要多學科專家充分交流,密切合作,積極參與疾病診療全過程。她鼓勵與會者以每期交流會為新的起點,堅持問題導向和長期主義,緊扣患者需求,讓問題在思想碰撞和真誠討論中尋找到答案,用交流成果為下一階段工作提供理論和經驗層面的指導。最終,為廣大炎癥性腸病或診斷不明的腸道潰瘍患者帶去健康和希望。
溫馨提醒:南京鼓樓醫院-徐州一院炎癥性腸病多學科交流會(第四期)將于5月27日舉行,接受預約咨詢,歡迎報名參加。
預約方式:現場預約(請帶齊病情相關資料)
預約專家:陳光俠 王莊梅 張海涵
專家門診地點:3號樓2層第2診區消化內科門診
消化內科病區:4號樓8層和9層消化內科病區
電話:0516-85803186
專家介紹
張曉琦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
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IBD學組委員
江蘇省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IBD學組副組長
江蘇省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委員
陳光俠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消化內科科主任,主任醫師,徐州醫科大學及中國礦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先進工作者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江蘇省消化內鏡學會委員、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蘇省“333”工程第三層次人才、徐州市消化學會副主任委員、徐州市消化內鏡學會委員、徐州市抗癌協會常務理事-胃腸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徐州市醫師協會理事、徐州市醫療損害鑒定委員會專家、徐州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專家、徐州市衛健委醫學領軍人才。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社會發展重點研發項目,江蘇省333人才工程課題,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蘇大學社會發展計劃課題等省市科研課題多項;在內鏡下微創手術治療方面有特長。
專家門診:周一全天
高級專家門診:周四上午
王莊梅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消化科炎癥性腸病和胃腸動力學組組長,專業方向為炎癥性腸病、功能性胃腸病及消化道早癌。擅長胃食管反流病、炎癥性腸病、功能性胃腸病、胰腺炎的診治以及消化道(食管、胃、結腸)息肉、粘膜異型增生的內鏡下治療等。
專家門診:周五上午
張海涵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醫學碩士。專業方向為消化道早癌、胃腸動力及炎癥性腸病。近年第一作者發表論文4篇,其中SCI1篇。
側記
“現實永遠比你設想的要精彩一些。”這是參加南京鼓樓醫院-徐州一院炎癥性腸病多學科交流會(第三期)后的直觀感受。在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會議室內,來自消化、病理、影像學多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座談的形式,圍繞IBD的早期識別,病理診斷的規范化取材,克羅恩病的影像學表現以及MDT綠色通道的建立等話題,展開探討。他們像源于四面八方的一條條正渴望匯入大海的溪流,在思想和執行層面皆展現出磅礴的爆發力和生命力。與其說是交流會,我更愿意將之定義為一場小型沙龍。在這里,你的所有思考和見地都可以像煙花般綻放,你在理論和現實中捕獲的問題和疑慮,也可以找到屬于它們的歸途。
本場交流會上,江蘇省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IBD學組副組長、南京鼓樓醫院的張曉琦教授多次強調“醫患共決策”這一治療理念,即確立治療目標時,要站在醫生和患者的雙重視角去決策。這一理念不僅出現在她呈現的扎實的分享材料中,更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一對一的義診環節。她與患者的交流內容細致而龐雜,態度溫柔卻有力。關于飲食、生活習慣、排便、檢查、用藥、情緒等諸多話題,皆會出現在被高度凝練的有限時空中。哪怕是初次相見,她也可以像嘮家常似的,讓患者主動地向她傾訴更多。除了在明確診斷和治療時,其他時間張主任就像一位友人,整場問診中不易捕捉到嚴肅的狀態和深奧的語匯,但醫學的嚴謹一直貫穿始終。(記者:王莊梅 韓黎雯 供圖:韓黎雯)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