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江蘇省高水平醫院建設實施方案》,首批推出8家重點建設醫院,力爭到2025年6家左右醫院綜合實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成為蘇北地區唯一入選的醫院。
《實施方案》首批推出的8家重點建設醫院包括綜合醫院6家(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鼓樓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南通大學附屬醫院)、中醫醫院1家(江蘇省中醫院)、專科醫院1家(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
根據《實施方案》,江蘇力爭通過3年時間,到2025年基本建成13家左右高水平醫院,實現醫療技術水平、醫學科技創新能力、醫學高端人才數量、醫院管理水平、輻射帶動能力顯著提升。力爭6家左右醫院綜合實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力爭新增2-3個國家醫學中心,5個左右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積極爭創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醫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實施方案》同時提出了六大重點建設任務。江蘇將聚力提升疑難重癥解決能力,瞄準醫學發展前沿,圍繞重大疾病防治開展協作攻關,實施重大疾病、疑難復雜危重疾病診療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堅持中西醫并重,轉變醫療服務模式,努力實現群眾“大病不出省”。同時,江蘇還將在聚力鑄造一流品牌專科,打造高水平臨床研究平臺,引進培養拔尖醫學人才,提升醫院運營效能,提升互聯網醫院和智慧醫院建設水平等方面持續發力。在高水平醫院建設中還將發揮輻射帶動作用,面向蘇中蘇北市、縣級醫院探索建立結對幫扶模式,幫助薄弱地區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水平。
《實施方案》明確,省財政分3年安排39億元左右專項資金支持重點建設醫院人才引進培養、重點專科和科研平臺建設、醫用設備配置等。省各相關部門也明確配套政策,在醫療保障、編制管理、人事薪酬、科技支撐等方面提出了系列配套支持措施。
徐醫附院承擔江蘇省高水平醫院建設和創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重要任務,同時徐醫附院將對醫療資源薄弱地區醫療機構進行對口幫扶。
近五年來,徐醫附院凝練并實施“1234”高質量轉型發展戰略,刀尖向內、自我革命,走上了由規模發展向高質量轉型發展之路,開創了“全面加強黨的領導、以價值觀為引領,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新范式,形成了符合時代要求、具有徐醫附院特色的價值理念體系,引領和推動了百年老院高質量發展。醫院取得全面發展進步,各項事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在社會各界產生積極影響。醫院以“七大中心”建設為契機,重點打造了一批優勢學科群,讓學科既有高原又有高峰。醫院目前擁有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2個(神經外科、麻醉科),省“十四五”醫學重點學科3個(神經外科、普通外科、血液科)、省級臨床重點專科28個;擁有國家五星級高級卒中中心、中國房顫中心、中國心衰中心、中國胸痛中心(標準版);擁有江蘇省省級胸痛、卒中、創傷、孕產婦危急重癥救治、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5大中心;擁有江蘇省麻醉專業、整形外科專業、急診醫學專業3個省級醫療質量控制中心;15個學科入圍醫院五年ASTEM(學科)科技量值前100名。醫院在腎臟移植、麻醉醫學、介入治療、造血干細胞移植、神經內外科診療技術、心血管內外科診療技術、消化系統疾病診療技術、惡性腫瘤診療技術、影像診斷、急救醫學等方面緊跟醫學科技前沿,具有明顯的區域優勢。
徐州醫科大學副校長、徐醫附院黨委書記王人顥說,徐州是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輻射周邊20個地市,1.42億人口,在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的過程中,徐醫附院應該在打造區域醫療中心和區域協同發展上做出更大的貢獻。
王人顥表示,徐醫附院將緊緊抓住江蘇省高水平醫院建設戰略機遇,立足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定位,集中力量、集中資源,聚力提升醫療技術水平、醫學科技創新能力、醫學高端人才數量、醫院管理水平、輻射帶動能力,力爭使醫院綜合實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建設成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為“健康中國”“健康江蘇”建設,為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