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資訊:新形勢新挑戰新舉措。新春過后,徐州市資訊醫院迎來了就診高峰。心內科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動態調整排班,協調人員配置,主動延長工作時間等方式,齊心協力保證患者及時入院、按時治療。
心內科室單日介入手術量超80臺。從清晨到深夜,在心臟病診療中心主任韓冰主任的帶領下,全體醫護人員開足馬力,24小時待命,接診評估患者、制定最佳診療方案、開展介入手術,為患者的心臟健康保駕護航。
技術為王!
高精尖介入技術惠及更多患者
“心血管領域高精尖的介入技術成功開展,更多區域內患者不出遠門即可受惠于此。”心臟病診療中心主任韓冰表示。
2月4日,心內科再度順利完成一例領域內高精尖介入手術“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R)”,成功助83歲高危患者轉危為安。
“如果把心臟比喻為一套房子,主動脈瓣就是連接心臟和大動脈的一扇‘心門’,這扇門打不開或是關不攏,心臟就會‘罷工’。目前,對于主動脈瓣膜病的治療手段主要有藥物治療、傳統外科手術及微創手術。該患者83歲高齡,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合并有腎功能不全等疾患,胸悶、氣喘等不適癥狀不斷加重,只能通過介入手術置換瓣膜。”心臟瓣膜團隊核心成員阮宏云主任醫師表示。
韓冰、阮宏云和團隊商討后,綜合考慮患者身體條件及家屬意見,決定為患者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
術前,心內科、心臟外科、CT室、麻醉科、超聲科、導管室、護理團隊等多學科會診討論,做好積極準備。經過充分準備,患者被送入導管室,通過介入的方式在大腿根部穿刺動脈血管(只有約1cm的創口),將組裝好的主動脈瓣經導管從股動脈送入到主動脈根部并精準釋放,在不開刀的情況下完成主動脈瓣的置換。整個手術過程創傷小、出血少、術后恢復快。目前患者恢復良好,已出院。

患者出院前為醫護人員送來錦旗,表達感謝
隨著技術水平不斷發展,綜合實力的日益增長,手術量和手術難度也不斷提高。近年來,心內科通過“走出去”“引進來”,引進并成功開展了多項高精尖技術:房顫及復雜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頻消融、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R)、聲波球囊技術、冠脈旋磨術……填補了淮海經濟區多個領域技術空白,一系列高精尖、成熟適宜技術造福更多病患。
時間就是生命!
綠色通道讓更多患者重獲“心”生
“有位68歲女性患者胸痛胸悶,請速來急診科會診……”凌晨2點15分,胸痛中心值班醫生,接到了急診科的緊急會診電話。經急診初診、心內科急會診后,患者被診斷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綠色通道當即啟動,迅速采取救治措施,并通知心內科值班團隊、導管室準備緊急手術。導管室在半小時內完成急診手術備臺,患者被護送進入導管室。
心內科值班團隊馮春光主任醫師,宗斌副主任醫師等醫護人員已就位,為患者進行急診冠脈造影。造影顯示,左前降支近段閉塞,情況緊急。立即為患者行急診PCI術,開通閉塞的前降支,患者癥狀明顯改善,隨后送入CCU進一步觀察治療。
還未來得及休息,緊急會診電話再次響起,“59歲男性患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馮春光團隊立即奔赴導管室,迅速參與救治……
一個夜班期間,馮春光團隊共完成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診介入診療,搶救結束,時間已到了第二天早上7點40分。
時間就是生命。無論是假期還是平日,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心內科醫護人員始終保持24小時待命狀態,以高效、快速的出診保持著“綠色通道”的暢通無阻,讓一個個患者脫離危險,重獲“心”生。

資料圖:馮春光及其團隊為患者實施介入手術
韓冰提醒大家,乍暖還寒時節,心血管疾病高發,需特別警惕心血管意外,如果出現異常,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同時,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應遵醫囑按時服藥,定期隨訪。
“近期,導管室迎來了節后手術高峰,據統計一周內共完成了介入手術360臺,導管室單日手術量紀錄被多次刷新,我們心內科也經受住了考驗。患者病情等不起,我們必須上!感謝大家的辛苦付出,也感謝導管室等科室的配合,我們也會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工作,更好地為患者服務。”韓冰表示。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