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衛生信息:2月16日,《徐州日報》以“讓‘徐州醫療’品牌造福淮海大地”為題,介紹徐州市持續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情況。全文如下:
“徐州大醫院多,專家水平也比較高,讓人放心”“看看醫學專業的排行榜就能知道,徐州不少醫院、專科的排名都很厲害,不輸省會城市”……據市衛生健康委統計,2022年全市三級醫院外省住院病人占住院總數的30%以上,超過濟南、合肥等省會城市,醫療服務輻射蘇魯豫皖四省20個市、近1.2億人口。到徐州看病,便捷、省錢、有保障,這已經成為淮海經濟區群眾較為公認的一種選擇。
近年來,圍繞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戰略定位和打造高水平區域性醫療中心的發展目標,我市衛生健康系統積極搭建高質量發展體系,開創了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的新局面,徐州區域醫療高地效應更加凸顯——
擁有優質的醫療衛生資源,且不斷實現高質量發展,這是徐州在區域內夯實“高地”地位、提升“中心”首位度的最大底氣。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580個,其中三級醫院24家、實現縣域全覆蓋,居全國地級城市前列;三級甲等醫院13家,居全省第2位。全市衛生人員總數9.39萬人,醫療機構實有床位6.12萬張,衛生資源總量居全省第三位、淮海經濟區首位。
為全面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我市堅持以名醫帶名科、以名科帶名院,不斷提升醫療服務影響力。徐醫附院神經外科成功創建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全市現擁有5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及建設單位、108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徐醫附院麻醉學、腫瘤生物治療學創成省級醫學創新中心,新增徐醫附院神經外科和普外科、市中心醫院腫瘤科為省級重點學科,市中心醫院麻醉科為省級重點學科建設單位。
如何讓百姓在家門口享受更多優質醫療服務?“十三五”以來,我市在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方面不斷出實招、出硬招,尤其圍繞國家及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創建做了大量工作:
加快推動市傳染病醫院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落地;加快推進省級綜合性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市中心醫院成為省級綜合性區域醫療中心建設4家單位之一;依托市中心醫院、市兒童醫院、市口腔醫院、市東方人民醫院,完成申報心血管病、腫瘤(癌癥)、兒童、口腔、精神等5個省級專科類區域醫療中心;市第一人民醫院牽頭創建省級眼科區域醫療中心、徐醫附院牽頭創建省級麻醉科和血液科區域醫療中心、市康復醫院牽頭創建省級康復區域醫療中心正在積極籌備。
伴隨著優質醫療資源的不斷擴增,淮海經濟區衛生健康協同發展也駛上了“快車道”。近年來,我市牽頭領建輻射周邊的兒科、眼科、中醫、腫瘤、影像、麻醉醫學等20個專科(專病)聯盟,初步形成區域協同發展特色模式。徐醫附院牽頭成立淮海經濟區現代醫院管理聯盟,市中心醫院牽頭成立淮海經濟區名醫會診中心,讓患者在家門口就能接觸到國內一流專家。
為更多淮海經濟區百姓謀民生福祉,這是徐州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使命擔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這幅承載使命的健康藍圖正在徐徐展開。
●加快實施國家、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創建工程。遴選區域醫療中心主體醫院2-3家,加快形成區域醫療服務“高地”。
●加快實施名院名科名醫“三名”工程。組建醫院集團,打造大型醫院集群;加強腫瘤、婦幼、兒童、傳染、精神、口腔、康復等專科醫院建設,形成區域品牌優勢。
●加快實施人才興衛工程。計劃5年內全職和柔性引進高層次衛生人才50人,實施50名青年骨干人才海內外研修項目和衛生科研項目。
●加快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爭創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市)區、全國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點項目,全面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
●加快實施智慧醫療建設工程。加強智慧醫院建設,全面建設遠程醫療協作體系,有效推動醫療資源深度下沉,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
●加快實施醫療衛生資源重大項目建設工程。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擴大優質醫療資源輻射覆蓋范圍,重點推進市中醫院新院、市中心醫院新城分院二期等重大項目建設。
持續推進更高水平、更加名副其實的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力爭實現在淮海經濟區首位度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方面雙提升。
來源:徐州日報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