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隨著疫情形勢的新變化,衛生系統工作重心從疫情防控迅速轉移至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救治,門急診患者、重癥患者激增,醫務人員面臨著巨大的救治工作壓力。徐醫附院多次召開會議,統一部署、統籌調度,全院醫務人員認真落實認識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三個到位”,樹立“全院一盤棋”意識,全力以赴做好醫療救治工作。
一、全院職工認識到位,堅決捍衛人民生命健康的最后屏障,做百姓的堅實“醫”靠。全院職工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全力以赴做好新階段醫療救治工作。醫院持續涌現出一大批輕傷不下火線、康復隨即返崗,甚至是沒有完全康復就第一時間返崗的醫務人員。全院職工精誠團結、共克時艱,勇擔責任,堅守在門診、發熱門診、急診、重癥監護室、病房、手術臺……取消元旦假期,全員沖在一線,保障患者收治。
二、統籌協調,多措并舉,確保新冠感染者及急危重癥患者“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各項措施落實到位。醫院緊急制定《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新冠病毒感染重癥救治工作方案》,完善重癥救治組織架構、建立急危重癥救治工作體系、暢通新冠感染重癥患者救治流程、全力保障重癥救治工作順利開展、全面提升醫務人員重癥綜合救治能力。院疫情防控指揮部科學研判形勢,迅速調整全盤工作,做到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統一管理、統一配置。醫院平均日門診量6000余人次、平均日急診量900余人次,日均急危重癥住院患者500余人次。
建立急診“動態清零”機制,常務副院長顧玉明每天帶隊,組織部門、各臨床科室在急診搶救室開展大查房,現場組織急診患者分流與收治工作。晚間由總值班協助分流與收治。推行“全院一張床”,急診醫師將擬患者的收治科室明確后,直接開具住院證,由入院服務中心推送至相關科室收治。急診搶救區、留觀區患者做到24 小時全部分流到各病區。
擴充ICU收治床位,確保急危重癥患者收治。醫院迅速進行ICU的病房轉換改造擴容,添置搶救設備,組建醫護團隊,增加重癥收治力量。擴充綜合性ICU、可轉化ICU床位達330余張,優化專科ICU,全院重癥監護床位達410余張。醫務處精準統籌所有科室和ICU床位,確保急危重癥患者的收治。重癥醫學科、急診ICU、第二重癥醫學科、第二急診ICU、東院ICU、呼吸ICU……全院各個ICU始終沖鋒在前,只要患者有一線希望,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擴增急診就診區域,實行門診、急診、發熱門診統籌管理。整合全院醫護資源,支援急診、發熱門診、重癥治療病區。由醫務處、護理部統一調配醫務人員,堅決落實“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全力保障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醫療救治。
本部、東院兩個院區床位全部開放,落實應收盡收,專家巡回指導,保證診療同質化。所有科室均按醫院統籌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醫院成立新冠病毒感染重癥救治專家組,專家巡診包干,28位專家下沉到各自包干病區,分區指導患者收治。
加強能力培訓,打造重癥救治人員梯隊。在前期開展9期重癥救治能力培訓的基礎上,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持續開展新冠病毒感染重癥救治能力提升培訓,達到了全覆蓋。
醫院各門診正常開診,為患者提供日常診療工作。推出“延時門診”服務,有效緩解患者就診難題。積極開展線上診療活動,確保醫生24小時接診和咨詢工作。徐醫附院互聯網醫院開通新冠門診服務、85609999健康服務熱線24小時“在線”堅守,提供咨詢就診、健康宣教和指導。
三、全力將醫療救治、物資供給、安全運行保障到位。醫務處、護理部、門診部、公共衛生科、感染管理科等職能部門及時調整診療流程、優化診療區域布局,最大化保證醫院醫療接收能力和重癥診療能力,保證就醫安全、有序。藥學部、設備處、采購中心等積極聯系供應廠家,最大限度購置調配藥品、呼吸機等搶救藥品設備,為醫療救治提供有力保障。總務處、信息處、保衛處、膳食管理中心、保衛處、病房管理科等職能部門全力以赴,確保醫院水電氣暖安全運行、信息網絡暢通、餐品配送、安全保衛、后勤支持、保潔消殺等各類保障整體平穩安全。
自2022年12月中旬起,全體徐醫附院人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貫徹落實院黨委提出的“三個到位”的具體要求,全院一盤棋,多措并舉,最大化調動醫療資源,發揮區域醫療技術指導和服務中心、江蘇省首批四大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及多學科綜合優勢,全力實現“保健康、防重癥、降病亡”的目標要求,竭盡全力保障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有力、有序、有效收治。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