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行業信息:徐醫附院急診醫學科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醫療、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穩步前進。而每月一次的疑難危重病例討論會如期舉辦。此次線上討論會由副主任花嶸教授主持,同時邀請了藥學部臨床藥師高杏老師參與討論。來自蘇北五市急診同道踴躍參加,在線人數達到200余人。
此次病例討論由臧玉柱住院醫師進行匯報,邱小松主任醫師進行了補充匯報。第1個病例為急診ICU收治首例高毒力肺炎克雷伯桿菌引起的重癥肺炎合并膿毒性休克,該患者進行了ECMO治療。第2個病例同樣社區來源的肺炎克雷伯桿菌引起的重癥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損傷,該病例經歷了50余天的ICU治療最終康復出院。各位專家教授針對病例治療過程中的初始抗生素選擇、俯臥位應用的時機、肺泡灌洗的應用、營養支持和重癥康復的知識點及治療難點進行討論。在討論環節,各位專家教授陸續發言,從診斷、高毒力肺炎克雷伯桿菌的識別、膿毒性休克的液體復蘇、機械通氣情況下高碳酸血癥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ECMO的上機時機等方面進行分析。
藥學部臨床藥師高杏老師結合CAP指南針對抗生素的使用進行點評和建議,尤其是對初始抗生素的選擇及后期耐藥菌的治療進行專業性指導。
急診醫學科許鐵教授針對兩個病例特點和治療難點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總結,對于進一步優化的空間,包括需要更積極的痰液引流、胸腔積液的提早干預、后期營養支持的策略等進行了重點點評和悉心指導。
急診醫學科帶頭人、副院長燕憲亮教授在總結中指出,急診作為患者就醫的首站,感染的處置是急診臨床工作的重要內容。各種感染也是急危重癥患者最為常見的就診原因之一,對于大量不典型感染患者,要就其臨床表現和現有的輔助檢查,基于急診搶救的時間效應、需要針對診斷短期內未明確病因病原學的情況、危重患者病情進展迅速等特點,盡可能精準評估病情,尤其是急診患者的抗菌藥物使用較其他專科需要面對更大的挑戰。最后,燕院長表示,期望通過病例討論會的交流平臺,進一步提升急診醫生臨床綜合能力,同時感謝蘇北五市各位急診同行的參與,期待共同推進急診醫學科的建設,更好的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