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疫情通告:4月12日下午,徐州召開第六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副市長吳昊通報我市疫情防控的相關情況及最新進展,市稅務局、市衛健委相關負責同志參加通氣會,并就社會關注問題回答提問。
徐州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況
疫情總體情況4月11日0時至24時,我市社會面沒有新增陽性感染者。至此,不含外省、市輸入,全市本輪疫情累計報告陽性感染者85例,其中確診病例26例,都屬于輕型,其他為無癥狀感染者。
工作開展情況在省專家組的精心指導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自3月28日以來,經過半個月的艱苦奮戰,我們取得了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果。昨天以來,重點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根據市指揮部第42號通告要求,4月12日零時起,按照“差異防控、有序放開”原則,在全域轉為低風險地區前,開始實施分區分類精準防控。目前,市區常規公交、地鐵和出租車(含網約車)運營已經有序恢復;主城區、銅山區、賈汪區各普通高中高三年級教職員工已經返校返崗,為4月13日開始線下教育教學做好準備;各小區居民在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已經可以正常出入。
二是嚴格規范集中隔離點管理。全面落實隔離人員閉環管理,對所有隔離點派出院感專家,指導嚴防交叉感染和疫情外溢;同時,對達到相關防疫標準的集中隔離人員,分批次解除集中隔離。截至4月12日中午12時,全市累計隔離本輪疫情關聯人員19270人,現隔離9877人;密接解除隔離337人,次密接解除隔離9056人。
三是持續強化醫療救治管理。堅持對癥治療,在清肺排毒湯方基礎上進行加減,一人一策,辨證施治。每天3名以上市級專家實行24小時值班,對在院患者精心診斷會診,確保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治療。目前,累計治愈出院新冠肺炎患者18例,所有在院病人病情平穩。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瞄準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從嚴從緊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工作,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
一是繼續嚴格抓好“外防輸入”。圍繞“不漏一車、不漏一人”的目標,進一步強化市縣統籌、上下聯動,堅決守好城門防線。同時進一步優化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兩站一場”等道口服務流程,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道口通行效率,避免車輛、人員擁堵。
二是繼續強化分區分類精準防控。按照市指揮部第42號通告要求,繼續加強封控區、管控區管控,做好居民需求服務保障。同時,進一步加強社會面防控,壓緊壓實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各類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各項防疫規定,堅決做到“解封不解防、放開不放松”。
三是繼續加強核酸檢測篩查。進一步優化重點區域、重點人群核酸檢測方案,盡快盡早發現可能感染者,做到早發現、早處置,推動 “應檢盡檢”。同時,加強社會面核酸檢測情況監測,及時優化調整采樣點位,統籌調配資源力量,滿足群眾“愿檢盡檢”需求。
答記者問
問:稅務部門作為重要的經濟調控部門,出臺了哪些支持復工復產的舉措?
答:一、出臺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重點做好“退、免、減、降、緩”五個方面工作:
在退稅方面:
一是將先進制造業增值稅留抵退稅范圍擴大至符合信用等級為A級或B級等四項條件的小微企業,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還存量留抵稅額,增量留抵稅額足額退還。
二是將先進制造業增值稅留抵退稅范圍擴大至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六大類行業企業,并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按月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
在免稅方面:
一是自4月1日起,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免征增值稅;適用3%預征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暫停預繳增值稅。
二是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住宿餐飲、文體娛樂、交通運輸、旅游、零售、倉儲等行業納稅人和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暫免征收2022年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在減稅方面:
一是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可在50%的稅額幅度內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耕地占用稅等“六稅兩費”。
二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的,據實扣除后,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10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200%在稅前攤銷。
三是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在100至3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在降費方面: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在職工醫保單位和個人繳費率之和的基礎上,繳費比例降低1個百分點。
在緩繳稅款方面:
一是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繼續延緩繳納2021年第四季度企業所得稅、國內增值稅等部分稅費;延緩繳納2022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企業所得稅、國內增值稅等部分稅費。
二是因疫情影響導致按期繳納稅款有困難的企業,符合延期繳納稅款條件的,可申請辦理延期繳納稅款。
二、優化稅費服務舉措。重點做好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開展“政策找人”服務。篩選可享受稅收優惠的企業,通過電子稅務局等途徑精準推送提示提醒信息,企業只需點擊“確認”申報,即可快捷享受優惠政策紅利;全市辦稅服務廳均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配備“速辦員”,提供全流程幫辦服務。
二是實行全市全域免費郵寄發票服務。納稅人只需在電子稅務局申請郵寄發票、代開發票業務,稅務機關通過后臺快速審批,即可實現發票免費郵寄、一日送達。
三是聯合金融機構破解企業融資難題。同建設銀行、浦發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等58家金融機構開展稅銀合作,推出“稅e融”“稅貸通”等70種信貸產品,提供最高額度為500萬元的“純信用、免抵押、秒到賬”的銀稅信貸產品,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四是提供復工復產大數據支持。根據全市重點稅源企業、千戶集團企業、規模以上企業生產經營需要,通過增值稅發票明細信息綜合分析,整理提供有助企業產銷關聯的市場信息,幫助困難企業解決原材料供應不暢、上下游產銷脫節等難題,助推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產。
進一步優化稅收執法方式。重點推行溫情執法:對受疫情影響導致逾期申報或逾期報送資料的納稅人,免予稅務行政處罰,相關記錄不納入納稅信用評價;對因疫情影響逾期未申報的納稅人,暫不按現行規定認定非正常戶。
問:封控區、管控區解除有什么條件?解除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答:根據《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方案》《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間封閉和封控區域管理技術指引(第二版)》等文件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封控區、管控區管控措施解除條件如下:
一、解除條件
(一)飯店、商鋪、農貿市場、診所等非居民小區類封控區、管控區需清潔消毒合格:由屬地疫情防控指揮機構負責,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人員活動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在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指導下做好消毒過程評價,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醫療救治組消毒專班抽取部分區域開展消毒效果評價,評價結果合格。
(二)原有風險人員居住的封控區、管控區需同時滿足以下條件:1.近14天區域內無新增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2.區域內最后一名密切接觸者自末次暴露超過14 天,核酸檢測為陰性;3.解封前2天區域內所有人員完成一輪核酸篩查,均為陰性。
二、解除程序
封控區、管控區滿足解封條件后,由鎮(街道)提交申請,縣級疫情防控指揮機構組織評估,滿足解封條件的,作出批準決定并報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備案后實施,有序解除封閉管理。
三、后續管理
原有風險人員居住的封控區解除封閉管理后,原則上繼續實施7天過渡期管理,加強被封閉管理人員健康監測,7天內原封閉區域“只進不出”,7天內被封閉管理人員可在封閉區域所在村(小區)等內有序活動,不得聚集。在解封后第7天分批次組織相關人員進行1次核酸檢測,全程做好個人防護,防止擁擠,結果均為陰性,改為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
管控區解封后恢復常態化疫情防控,居民出行時要做好個人健康防護,自覺養成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線、不扎堆、少聚集等良好衛生習慣。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