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衛生信息:作為救死扶傷的醫療機構,處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醫院的疫情防控到不到位,關系著整個疫情防控阻擊戰能否打贏。我市醫療機構春節后疫情防控情況如何?2月10日下午,徐報記者前往市中心醫院進行探訪。
●先查行程碼,再查健康碼、測量體溫

“兩碼”操作指引
當日下午3點多,市中心醫院門口,市民李女士規范佩戴著口罩,正拿出手機操作當天的行程碼和健康碼,“家里有人住院,我每天來醫院兩趟,門口先檢查行程碼,里面的通道再查驗健康碼、測量體溫,合格后才能進入醫院,每天都是這樣,工作人員檢查得也很細致。”

市民操作蘇康碼進入醫院
確實如李女士所說,醫院門口設置的通道處,不光有保安人員,還有2名醫護人員值守,對于市民出具的行程碼,醫護人員看得非常仔細,只要發現有顯示外省字樣的行程碼,立即要求對方出具核酸檢測報告才能進入。
觀察發現,為了做好疫情防控檢查工作,該院在門口專門開辟了一個長幾十米的通道,通道入口處有專人值守,通道沿途放置了多個操作“兩碼”的提醒牌,還循環播放著相關提醒。從通道走出來后,又到了另一處通道,這里的通道又分為員工通道、測溫通道、綠色通道等多個通道。對于持有智能手機的人群,從普通通道進入,在健康碼和體溫核驗一體機上操作健康碼后,機器上顯示出體溫結果,合格的通道閘口順利打開,行人通行后即可進入醫院。

設置不同通道進入醫院
對于沒有智能手機的老年群體,最南側是綠色通道,老年人只需要提供身份證,醫護人員登記個人信息后,就可進入醫院就診。現場觀察發現,醫院人員不僅登記了老年人的個人信息,還仔細詢問了新冠疫苗接種情況,在本子上也予以了記錄。“醫院考慮周到,為老年人看病提供了專門的通道,比較便利。”一位70多歲的老人說。
從安徽宿州來該院看病的50多歲的夏女士告訴記者,因自己是外省人,來看病之前特地打了醫院的咨詢電話,了解了入院所需的流程,還專門在宿州做了核酸檢測,早上才順利入院就診,現在看完病了準備回家。醫院的疫情防控真是很嚴,外省人僅憑“兩碼”進不了醫院,雖然手續多了,但是醫院作為特殊場所,每天來來往往的病人很多,疫情防控是絲毫不能放松的,檢查得越嚴越讓人放心。

醫院開辟的檢查通道
●住院必須做核酸檢測
外人不能進入病區
記者規范佩戴口罩,按照上述操作流程順利進入醫院。隨后隨機來到1號樓1樓CT檢查室,檢查室里有市民在等待,每位市民都規范佩戴著口罩,“這里是醫院,人流量較大,戴好口罩是最基本的防護了,咱們一點都不能掉以輕心!”孫先生說。
通過攀談,孫先生還給記者講了前幾天的親身經歷,“父親生病不舒服,我和弟弟一起帶老人來醫院就醫,弟弟前幾天去過外省,雖然行程碼是綠色的,但是顯示途經外省字樣,當時弟弟還抱有僥幸心理,認為不會查得這么細,沒想到門口通道處的醫護人員眼睛真厲害,一眼就看到了外省字樣,弟弟就沒進來。”事后孫先生弟弟還調侃說,本想蒙混過關,沒想到還是被看出來了!檢查得真認真!
隨后,記者又來到住院區域,每層住院區域門口都設置了玻璃門,門口里側有護士值班,玻璃門上安裝了門鎖,除了護士操作和持有卡片的醫生能進入外,其余人員一概不允許進入。通過了解得知,陪護人員如無特殊情況,也是不允許進入的。
前來送飯的一位女士給住院家人打了電話后,家人來到玻璃門處,值班的護士打開了玻璃門,這位女士將飯菜遞給家人后,護士很快就將玻璃門關閉了,“我每天都來送飯,都是在門口遞接,進不去住院區,管理嚴格。”這位女士介紹說,她家人第一天來住院時,還必須出具核酸檢測報告,持核酸檢測報告來門口處辦理入院手續,然后還得提供住院患者和陪護人員的健康碼,一項都不能少,否則不能住院。
通過近期不同場所的探訪發現,醫院疫情防控舉措比其他場所要嚴格不少,不過雖然流程多一些,但是大多數市民表示理解,畢竟醫院是特殊場所,防控措施越嚴格到位,市民的健康就多一分保障。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