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衛健委為民辦實事專題:10月27日上午,徐州市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的主要內容是市衛生健康委 “健康守護我先行 兩在兩同建新功 ”暨2021徐州市健康節啟動情況。
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尹葆華介紹了自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全市衛生健康系統“我為群眾辦實事”推進情況和“2021徐州市健康節”的相關情況。
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畢榮,徐州市腫瘤醫院副院長韓燕,徐州市中心醫院黨委副書記陸仁平,徐州市中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曹永,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紀委書記馬志娟,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張才溢等部分醫療機構分別介紹了本醫院“為民辦實事”的落實情況。
一、“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共 “六大類224項”扎實推進,其中有4項列入重點項目
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尹葆華
尹葆華介紹了自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全市衛生健康系統“我為群眾辦實事”推進情況和“2021徐州市健康節”的相關情況。她講道,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把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這一主題貫穿到黨史學習教育的全過程,并將其作為“兩在兩同建新功”的實質內容和有效手段加以推進。委黨委結合衛生健康行業實際集中梳理出了六大類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涉及提升醫療服務能力、重點人群健康服務、發揮中醫藥特色、傳染病綜合防治、健康知識普及、公益民生健康服務等方面,截至目前,全系統“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共 “六大類224項”均按序時進度扎實推進,其中縣處級“一把手”工程25項,被列入市委、市政府“我為群眾辦實事”計劃的重點項目有以下四項:
01、跨越數字鴻溝 享受智慧生活
為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市衛健委聯合市發改委等部門印發《關于開展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專項普及培訓的實施方案》,按照“廣泛發動、自愿培訓、基礎應用、普及普惠”的原則,重點針對微信聊天、視屏通話、便捷就醫、網上購物、手機支付、生活繳費、網約車出行等老年人常用生活場景,開展以智能手機運用為主的培訓,幫助解決智慧時代老年人遇到的日常難題。今年4月,市衛生健康委舉辦了我市老年人智能技術運用專項培訓啟動儀式暨老年智能手機授課志愿者培訓班,截至9月底,全市累計完成老年智能手機培訓87422人次(其中,主城區累計培訓41925人次),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02、持續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該項目旨在大力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通過產前篩查及新生兒疾病篩查,早診斷早治療,避免或減輕致殘,實現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全覆蓋。預期達到產前篩查率90%,新生兒疾病篩查率95%的目標。全市1-9月份出生缺陷綜合防治篩查開展情況如下:產前篩查率83.26%,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率96.74%,新生兒聽力篩查率95.79%,全市共開展免費耳聾基因篩查22790例,其中4例確診為先天性耳聾患兒,確診患兒均已接受干預。
03、實施基層衛生服務體系提檔升級,筑牢基層衛生服務網底
此項目立足百姓基本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需求,以建立優質、高效、全覆蓋的基層公衛體系為目標,力爭今年年底全市建制鎮衛生院、村衛生室100%達到規范化建設標準。年初,市衛生健康委對全市鄉鎮衛生院和建制村衛生室建設情況進行了認真梳理,按照規范化建設標準認真分解年度任務清單,制定了實施進度計劃,召開建制鎮衛生院、行政村衛生室規范化建設工作調度推進會,各相關部門通力協作,共同推進鎮村兩級醫療機構規范化建設工作。截至9月底,150個村級衛生室規范化建設任務數已完成98個,且已投入使用,52個村級衛生室正在建設中。22家規范化建設鄉鎮衛生院目前已完成12家,其它正在建設中,年底前完成。
04、完善公共場所AED配置,提升院前急救能力
為提高院前急救能力,持續推動公共場所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投放,項目計劃年內在全市公共場所AED投放不少于300臺。在推進該項目建設中,市衛生健康委一是積極做好招標采購工作,截至9月底完成255臺AED招標采購,10月份部分設備公開招標采購正在進行中。二是根據投放布局,分批次對安裝AED的公共場合人員進行培訓,普及急救知識,提高院前急救能力。三是加快設備安裝進度,推動AED公共化配置水平持續提升,到9月底共安裝413臺(含去年12月份采購的部分設備),累計安裝達到993臺,已完成全年計劃數量。
二、“徐州市健康節”已悄然成為服務百姓健康的一張品牌名片,2021徐州市健康節今日啟動
從2007年起,每年的11月由市衛生健康委聯合徐州報業傳媒集團等多家單位聯合舉辦的“徐州市健康節”,已悄然成為服務百姓健康的一張品牌名片。
今年的“徐州市健康節”今日啟動。根據當前疫情防控要求,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與往年相比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所調整和創新,形式上由原來的線下改為線上,時間由原來的一天延長至一個月,期間各相關醫院將在線上推出系列實實在在的惠民活動,內容更貼近群眾需求。衛生健康系統將借助“健康節”這個平臺,深入倡導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加強健康科普和宣傳,延伸健康咨詢和服務,全力推動衛生健康系統“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再提升和再落實,為維護全市人民的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借此機會,倡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學習健康知識,養成良好健康習慣。
三、相關醫療機構領導介紹“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開展情況及2021徐州市健康節期間的活動安排
市第一人民醫院在全國率先探索跨行政區的集團化辦醫模式,提高縣域內就診率,增加基層首診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
首先,集團堅持“技術輸血”與“技術造血”并重。成立5個專家工作室,打造基層科室共建模板,領建、幫扶17個基層特色科室,推動集團總院和區級分院的先進醫療技術向基層下沉。根據各分院實際醫療需求精準選派醫療專家坐診,持續向分院輸送急需的醫療人才。第二、立足專科共建、患者共治,著力推動資源配置創新,流程再造,打造“大病總院治、小病就近看、康復回分院”的分級診療體系,實現了雙向轉診常態化。積極開展聯合病房共建,總院向各分院領建16個家庭醫生簽約團隊和重點專科服務團隊。第三、統籌推進集團內醫療信息直聯互通、檢驗結果互認共享,建立4級信息化聯動新格局,運用24小時共享的遠程心電、遠程影像、遠程會診、多學科聯合會診、診間協同工作室,高效開展協同診療、聯合查房、健康管理等業務,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
健康節期間,我院將派出5名優勢專科專家,參與到線上義診月活動,進行在線義診,針對老百姓關心的健康問題進行解答。
市腫瘤醫院共組織實施了15個“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工程,目前,初步統計開展各類活動110余次,覆蓋人群2.5萬余人次 。
一、內涵發展,高質量鞏固三甲建設成果,打造區域性腫瘤防治中心、特色專科中心。市腫瘤醫院通過與國內外知名腫瘤醫院的緊密和深度合作,積極籌劃臨床腫瘤實驗中心的建設,打造腫瘤專科病種治療的技術優勢,持續提升腫瘤醫院綜合實力和品牌影響力。我院還積極拓展職業病院的發展空間,增設床位配置100張,完善職業病體檢業務能力建設,建設成淮海經濟區設備最全、技術水平最高的職業衛生實驗室和毒理實驗室,通過積極學習急性中毒應急處置和職業病防治新技術,建設成為淮海經濟區職業病防治、中毒救治和康復中心。
二、引才聚智,高水平建設優勢學科,有效推進跨區域聯盟、醫療集團、醫共體建設。醫院深化與江蘇省人民醫院的戰略聯盟協作,深化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江蘇省腫瘤醫院跨區域專科聯盟建設,開創性做好與天津腫瘤醫院乳腺外科專科聯盟建設,借力提升,打造淮海經濟區的知名專科品牌。以鼓樓區互聯網醫院項目建設為抓手,建設以市腫瘤醫院為總醫院,涵蓋鼓樓康復醫院等13家一、二級醫療機構的徐州市腫瘤醫院醫療集團,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區域內資源共享。
三、提質增效,提升醫療服務內涵,提高醫療服務軟實力,打造有溫度的醫院。優化自助機服務、電子醫保憑證及多種形式預約診療;簡化服務流程、縮短各種候診及檢查、檢驗報告等待時間,加強導醫及門診窗口管理。對于患者等待時間較長影像檢查,實行蹲點式改進,科學排班、合理配置人力,以更加優質的服務為群眾辦實事。
市中心醫院黨委緊扣主責主業,通過“抬起頭”深入找、“敞開門”主動聽,堅持以群眾呼聲為第一信號,以實際行動回應百姓關切,在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實際行動中,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一、“一把手工程”示范引領。7位院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均領辦一個項目。其中“淮海經濟區名醫會診中心”為書記領建項目,該中心設在新城分院,目前各項準備已到位,平臺與北京上海廣州四川等地105家國內知名三甲醫院保持緊密合作,其中院士4位,國家級主委副主委10余人,計劃11月6日開診。院長領建 “智慧型醫院,讓患者少跑路” 項目,目前已完成了各類遠程會診6000余次,如期穩步有序的高質量完成了智慧醫保信息平臺的建設應用;已成功運行優化后的“床邊結算”服務,5分鐘完成出院結賬;門急診大廳已更新自助報告打印機11臺,機器運行速度更快,取化驗報告效率倍增。其他院領導領建項目也在積極推動,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服務成效。
二、“對單銷號”的同時主動“上單”辦實事。通過40個項目涉及面廣、操作性強的辦實事項目,著力打造“天使白、希望綠、保障藍、志愿紅”“四色”優質醫療服務。目前,首批公布公示的40個為民辦實事項目現階段完成36項、持續進行4項。
辦實事項目不斷添加。如對預檢就診通道流程進行了7次動態調整優化;在全市率先設立的“非住院核酸采樣點”,分六批共組織62名醫務工作者(其中中共黨員15名、發展對象1名)馳援揚州、走進福利院開展核酸檢測采樣工作、設立志愿者服務崗提供導診服務。
三、加強頂層設計 擴大辦實事影響力。截止到10月21日,已開展義診22場,300余名醫務人員參與,受益人數萬余人次,得到群眾普遍好評。
本次健康節,市中心醫院將舉辦線上、線下義診活動,派出多位專家,就百姓關心的健康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普及健康知識,把“為群眾辦實事”落到實處、推進深入。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中醫院黨委梳理明確了47個“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目前各項工作推進有序、成果有力 。
一、幫扶基層,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行動。1. 千醫下鄉走萬村行動。“走基層送健康專家組”深入到鄉鎮開展健康篩查、義診指導、上門巡診、用藥指導、健康宣教、帶教查房、黨日活動等。2. 岐黃基層惠民行動。組織名中醫等中醫藥專家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進校園、進企業、進養老機構舉辦線上名醫大講堂、名中醫訪談,普及中醫藥文化和健康知識。3. 對口基層支援行動。鼓勵各科主任、專家以個人名義或所在科室名義回原籍的基層醫院組建名醫工作室,開展中醫醫療幫扶指導工作,促進了基層中醫技術水平和中醫人才水平的提高。
二、提升醫療服務,方便老年人就醫行動。為70歲以上老年人開設優先掛號、免普通門診掛號費、取藥窗口,保留現金收費功能,智能設備配有人工值守,協助老年人使用。組織志愿者為無親屬陪護的80歲以上高齡老人提供伴醫服務,陪同掛號、就診、檢查和取藥。
三、讓愛成長,關愛兒童慈善公益行動。開展“0-6和7-14歲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訓練項目”行動,并減免部分治療費用。為兒童康復訓練 、理療 、傳統康復治療 、康復工程。幫助特殊兒童最大程度地改善平衡、運動、認知及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健康節期間,中醫院將開展惠民活動:一是治未病中心征集市民中醫藥治療項目體驗,包括雷火灸,熏蒸,艾灸,推拿,理療等;二是健康節期間為市民免費提供中醫體質辯識;三是適量贈送秋季養生菊花茶,秋季防感香包。具體活動細則歡迎市民朋友關注徐州市中醫院官方網站 。
市婦幼保健院黨委列出 “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圍繞婦幼保健工作,共推出了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城鄉婦女“兩癌”檢查、母乳喂養門診、“我服務、你健康”社區義診等13項為民辦實事項目。其中“出生缺陷綜合防治”項目是我院開展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的一項重點工程。截止到9月底,全市出生缺陷防控惠民項目免費券共計發放3.7萬余套;收取電子免費券共計5.9萬余張,其中產前篩查免費券已實現完全電子化。
在今年“9·12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活動開展期間,醫院在官方微信、微博、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平臺推出預防出生缺陷系列科普文章近百篇,擴大出生缺陷綜合防治知識宣傳力度。2021年1—9月,在全市各級醫療機構的共同努力下,共開展產前篩查42993例,遺傳代謝病篩查51224例,新生兒聽力篩查51107例,免費耳聾基因篩查22790例,基本實現篩查全覆蓋。
“兩癌篩查”作為惠及全市婦女的重要公益項目之一。今年,市婦計中心組織市級專家技術指導組,共下縣區指導18次,開展基層培訓8次,市級培訓1次,培訓人員600余人次。截至2021年10月,全市共完成兩癌檢查四十余萬人次,篩查出的患病人群全部予以專案管理及救治。
在健康節開展期間,我院將繼續推出免費母乳喂養門診,基層社區義診及科普大講堂等措施,同時針對70歲以上就診的老年患者,醫院將免除普通門診掛號費,并開通老年患者就診取藥綠色通道服務。
市東方人民醫院黨委確立“我為群眾辦實事”三大項目和31項任務清單,并按序時認真落實、有效推進。
一是優化殘疾評定工作服務流程,讓評定人不再跑上跑下來回奔波。市東方人民醫院承擔全市6區2縣群眾的精神智力殘疾評定工作。醫院進一步優化殘疾評定工作服務流程,將原有的評定室從門診二樓調到一樓;重視患者隱私保護,殘疾評定資料入柜加鎖,不得隨意泄露殘疾人相關信息。極大地改善了殘疾評定者的就診體驗,得到患者、家屬、社區管理人員和上級部門的好評和肯定。
二是提升基層服務能力,讓群眾在基層享受便捷的精神衛生服務。醫院分別啟動兩期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來自徐州市各縣(市區)及連云港市、宿遷市共72名社區全科醫師參加了培訓 ,成立了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核心專家組,選拔出36名臨床教學經驗豐富的精神科專家一對一全程負責學員的教學、指導工作。
三是發揮精神心理專科優勢,進校園進社區讓群眾認識和關注精神健康。市東方人民醫院與在徐7所高校開展“共建診療綠色通道——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活動,為在校學生心理問題的早發現、早干預 、早治療開通了綠色通道;醫院開通心理咨詢熱線15950665120,及時為群眾提供心理支持;充分利用“3.21世界睡眠日”、“4.2自閉癥日”、“10.10世界精神衛生日”,協同市、縣兩級精神衛生中心、區項目辦開展義診宣傳、健康教育講座、團體心理活動等。今年以來,組織“心理健康促進行動”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27次,開展系列講座12次,義診宣傳2次,舉辦家長培訓班、家長大課堂42場,有效地幫助群眾早期識別精神心理問題并及時接受專業有效的診療康復。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