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很多人在小的時候,經常問爸爸媽媽這樣一個問題——爸爸媽媽,我從哪里來?你還記得你是怎么來的嗎?
近日,徐州一個即將4歲的小朋友得到的答案是“寶貝,你是媽媽捐髓送的!”。看似毫無科學的回答,背后卻有一段感人的故事。這是徐州睢寧縣新城區學校的方倩茹老師在孩子即將4周歲之際寫下一篇 《寶貝,你是媽媽捐髓送的!》,其文章內容以樸實無華的語言表達最真摯的感情也 傳遞了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打動了不少眾人的心。
一起來看看這封信吧!
親愛的周墨寶貝:
看著你酣睡的臉龐,兩只小手高高舉過頭頂,我的思緒被拉得又遠又長。記憶里,滿滿的幸福溢于言表。
你忽閃著眼睛問自己從哪里來?我想了想,你應該是捐髓送的。言語里有那么幾分玩笑,也有不得不承認的認真。仔細想想,你可不就是捐髓送的么?對于一個“多囊”(多囊卵巢綜合癥)媽媽來說,你的到來就是上天最好的禮物。這意外的驚喜,也是讓媽媽始終心懷感恩的刻骨銘心。
媽媽小時候的生活并不富裕,哪怕時到今日也能記得你外公在大雪冰封的早晨帶著媽媽去借學費時那深一腳淺一腳的艱辛。因為受到了太多的幫助,長大后的媽媽一直希望能夠回報這些溫暖。
考上大學的那一年,媽媽去獻了血。那是媽媽第一次去獻血,是成年禮的一種表達,也是真正意義上找到的回饋社會的一種方式。
整個大學期間,媽媽得到了太多的資助。正是這些無私的關懷,讓媽媽順利畢業,實現了從小到大的夢想——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教書育人,用自己的知識與愛心來編織夢想。哪怕,孩子們能因為自己有一絲絲的改變,也是媽媽莫大的滿足與欣慰。
伴隨著第一次獻血的還有加入中華骨髓庫,當時血站的阿姨問媽媽,愿不愿意多抽一小管血,如果配型成功就可以救治白血病兒童。媽媽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便毫無猶豫地答應了。
生活的挑戰讓媽媽越來越堅強,可隨之而來的還有身體的突發狀況。當媽媽知道自己得了“不孕癥”的時候,真的是晴天霹靂。那個時候,對孩子的憧憬也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雖然作為老師的媽媽也每天陪伴著班里的孩子們,但是擁有一個只屬于自己的孩子依然是媽媽心底最虔誠的期盼。
媽媽開始積極的治療,配合醫院所有的方案。經過近一年的努力,病情終于得到控制。正當爸爸媽媽帶著這份喜悅準備結婚備孕的時候,我們接到了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初配成功的電話。
血液間的傳遞,帶來的不僅是那一抹鮮紅,更是生命的希望。在對你的期待和救助白血病患者之間,媽媽先選擇了后者。媽媽相信我們的緣分,相信你總會到來,但是躺在病床上的孩子不能等待!
新婚后,爸爸陪著媽媽進行了各項身體檢查,也陪著媽媽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細胞的捐獻。在萬分的激動中,我們準備推遲備孕,沒想到調皮的你,在媽媽捐髓的第二個月就悄悄來報道,給爸爸媽媽帶來了更大的欣喜和對未來的無限感激。
親愛的周墨寶貝,媽媽真的覺得你是一位小天使。很多叔叔阿姨都說媽媽是“好人有好報”,于媽媽自己而言,慶幸自己的血可以救治一個陌生的白血病患者,更慶幸可以因你延續自己的生命。
孕期里因為身體不適,媽媽很辛苦,但是想到你,媽媽又很幸福。血液真是一個很奇妙的事物,它能給受傷的人帶來幫助,可以給白血病患者帶來生機,還可以在傳遞中孕育生命。一根臍帶把你和我緊緊相連,也讓我們的心,親密無間。
寶貝,你是媽媽捐髓送的,是在媽媽回報社會的同時命運給予媽媽最大的饋贈。媽媽知道,得到太多幫助的媽媽應該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無論是挽起手臂抽出的血液,還是歷經艱難捐獻的造血干細胞,都是媽媽表達感謝的一種方式。你的到來,讓媽媽更加堅信血液故事之間的綿延不斷。于是,爸爸媽媽又鄭重地提交了遺體捐獻申請。
親愛的周墨寶貝,我們之所以這樣叫你,就是希望大家能像喜歡“周末”一樣喜歡你。希望你健康幸福地長大,我們在一起,用生命書寫更多有關血液的故事……
愛你的媽媽:方倩茹
2015年9月,26歲的方倩茹老師接到電話,說她的骨髓跟重慶一名素昧平生的白血病患兒配型成功。她那時正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治療不孕癥,且而經過一年的治療,終于控制住了病情。期待已久的寶寶已經近在咫尺。在這個關鍵時刻,如果去捐髓,那就意味著,要把這一年的治療成果舍棄,一切都得重頭再來了。
那么,是繼續備孕,還是停下來為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兒捐獻骨髓呢?
“躺在病床上的孩子不能等!”與丈夫溝通后,方倩茹老師毅然決定推遲備孕,選擇為遠方的白血病患兒帶去“重生”的希望。那一天,經過近5個小時的采集,方倩茹老師共捐獻了94ml造血干細胞混懸液。
因決定捐髓而停止備孕的方老師,在完成捐髓的第二個月得到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她懷孕了!
這個意外的小生命無疑就是一份珍貴的饋贈,是媽媽捐髓送的!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