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1月25日,大年初一,夜里10:30,被反復發燒和胸悶憋氣等癥狀折磨了多天的趙林(化名)來到徐醫附院發熱門診。
此時,鐘南山院士已經明確指出:新冠肺炎肯定存在人傳人現象。截至當天夜里,全國已有30個省份宣布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疫情已經擴散到了全國大部分地區。突然之間,疫情形勢變得極其嚴峻,這讓趙林產生了隱隱的擔心和緊張。
當時的他還不知道,這一天,徐州已檢測出3例陽性病例,并迅即啟動了一級響應。
趙林的緊張變成了現實。接診醫生問了他的癥狀,讓他做了CT 和血常規檢查,結果發現肺部有感染跡象。了解了他的職業特性和發病過程之后,院方綜合各種信息,認為他在工作中可能接觸過武漢疫區的人員,因此高度懷疑他為新冠肺炎患者。
在當時的條件下,從發現疑似病例到檢測陽性,再到確診,還需要幾天時間。醫院先讓趙林住了院,然后立即對他進行病毒核酸采樣,送到市疾控中心檢測。后來他才知道,1月29日,市疾控中心檢測出他的樣本為核酸陽性;2月1日,省里最終確診。
在那樣的大形勢下,一旦住進醫院,再樂觀的人,也難免會有些焦慮。住院后幾個小時,趙林的發燒和憋喘加重了,他一方面慶幸自己及時來了醫院,另一方面又止不住擔心起來——畢竟,武漢已經出現了死亡病例。在他看來,肺炎又不是癌癥,只要配合治療總會好的,但糟糕的身體狀況淹沒了他的樂觀。
好在,這種緊張和焦慮并沒有持續太久。因為對癥治療,住院3天后,他的呼吸已經順暢了,咳嗽也好多了,胸悶的現象基本消失。“小伙子,很給力!”醫生告訴他,CT顯示病灶已經有所吸收,這些跡象都說明他正在好轉。護士們安慰他:“不用擔心,你這么年輕、強壯,很快會好起來的!”這些話,無疑給了他一劑定心丸。“真的,從那一天起,我一點也不擔心了。”趙林說。
讓趙林安心的,除了不斷好轉的身體狀況和醫生的鼓勵,還有來自醫護人員24小時的心理疏導和陪伴。一住進病房,護士就讓他加了一個醫患微信群,給了他一個二維碼,可以免費進行心理疏導。隔離治療期間,偌大的雙人病房里只有他一個人,每日漫長的時光里,這個微信群給了他很多精神支持。每每在群里詢問各類事項,無論凌晨還是深夜,護士和群友們都會第一時間回復。這讓他感覺,自己并不孤單。
出院前一周,趙林的新冠肺炎癥狀已基本消失。出院前三四天,有一次,護士來給他做咽拭子。那個護士告訴他:“CT顯示他的病灶已顯著吸收。如果這一次,他的咽拭子核酸檢測仍為陰性,他就可以出院了。”
他感覺這是自己這輩子聽到的最讓人激動的一句話了。
幾天后,趙林出院了。走出病房樓的那一刻,他說自己腦海中就一個念頭:健康可真好啊!
趙林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看清楚醫生和護士們的臉。每次進病房時,醫護人員都穿戴著全套防護裝備,厚厚的口罩和護目鏡之下,趙林根本無法辨別他們的面目。“有時候聽聲音能辨別出,哦,是這個護士來給我打針了。不過,她們的聲音隔著口罩,聽起來差別也不是特別大。有一些護士戴著眼鏡,我就通過她們鏡框的顏色來辨別。”趙林說。
出院那天,兩個護士笑著問他:“還認得我們不?”趙林實誠地搖了搖頭:“真認不出。不過,你們的聲音我聽得出,很熟悉。”
醫護人員穿戴著全套防護裝備,無法辨別他們的面目
兩個小護士笑了。趙林認真地對她們說:“雖然,我看不清你們的樣子,但我永遠忘不了你們的鼓勵。謝謝你們。”
轉自徐州日報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