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醫線事跡:有一種責任叫“我是黨員我先沖!”,有一種擔當叫“她孩子更小,讓我去”,有一種義無反顧叫“我已經決定了”。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線上,有無數名“戰士”勇敢地沖在前面,舍小家“衛”大家。 徐州市第一批應急救援醫療隊成員、徐州市中醫院重癥醫學科主管護師井權就在其中。

電話聯系上井權,是在2月4日,正月十一,她離開家的第九天。半個多小時的語音聊天中,除了說到3歲的女兒時,她數度哽咽,電話那頭的這位32歲黨員,給人的感覺始終那么樂觀積極、心懷美好,“中國那么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相信這場疫情很快就能結束!”
得到消息后主動報名,“老公知道后沉默很久”
井權說,接到救援通知前,她就通過網絡了解到武漢急需醫療人員,接到通知后,作為在重癥監護室有著12年工作經驗的主管護師,又是黨員,在她看來,自己去一線,義不容辭。“還有一個黨員同事也報名了,但她家孩子才1歲多,我家閨女3歲了,我說我去吧!”

積極報名、嚴格篩選、統籌安排,井權說,她是年二十九才接到確定消息的。“我第一時間告訴了老公,他沉默了很久,因為年前計劃三十一早去給公公過壽,老公試探性地問‘能不能……’,我說‘我已經決定了。’他就知道我下定了決心,便不再勸我。
確定去支援武漢的事,井權遲遲沒敢直接告訴自己的父母, “我多次給他們說‘如果需要,我會報名’,讓他們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作為黨員,該去!”二老也是深明大義之人。盡管如此,當大年初一,她把消息告訴二老時,老人們的第一反應仍然是難以相信。“去吧,孩子你放心。”井權很感激丈夫和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護士長懷孕八個月還堅守在一線,“感覺被點燃了”
初二一早,帶著防護用品等醫療物資,徐州市第一批應急救援醫療隊的23名“戰士”們,乘坐高鐵到達武漢。井權說,徐州這批醫務人員中,護士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醫生分別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和江夏區中醫院。
“疫情比我想象的嚴重!”井權說,來之前,她對武漢疫情的認知幾乎來自網絡,到那之后才發現,情況遠比想象嚴峻。“肯定怕,不怕是假的。”


“戰場”就在眼前,英勇的“戰士們”已經在爭分奪秒地戰斗,井權說,看到病區護士長“懷孕八個月了還堅守在一線”,她感動萬分,“感覺被點燃了”!經過嚴格的培訓,井權迅速融入到新的大集體中。

“就想幫他們多做點,害怕什么的,早就忘了。” 穿脫防護服繁瑣費時,她每天提早一個小時到,延后一個小時離開;防護服不透氣,她每天衣服濕透,護目鏡上汗如雨下;為了節省物資,她們穿紙尿褲,不喝水……有著12年重癥監護室護理經驗、 “市級危重癥專科護士”稱號、業務能力強的她,高強度工作下,時刻不敢放松,“每天晚上睡前都要在腦子里過一遍防護流程。”
“媽媽加油!”視頻時,3歲的女兒給媽媽打氣
井權離開的時候,家人告訴3歲的女兒“媽媽去值夜班了”;走了三五天,女兒和她視頻總問“媽媽你怎么還不下班,騎電動車來看我呀?”;最近,女兒好像通過電視知道了些什么,視頻時總問:“媽媽,我看新聞了,你什么時候回來啊?還能回來嗎?”“能,肯定能!”井權屏住哽咽,篤定地回答閨女。“媽媽加油!”視頻結尾,乖巧的女兒還不忘給媽媽打氣。

井權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她不在家的這段時間,院里領導、同事,對家人的照顧無微不至;在武漢的每個晚上,護理部陳學玲主任都會和她聯系,及時了解需要和溝通遇到的問題;就連病區的確診患者,在她看來,也是她們的“力量來源”,“她們都很好,說的最多的就是‘謝謝你們大老遠來幫我們’!簡單的一句話,讓人特有勁兒!”
井權說,當下,她只想保持好身體,全身心投入工作,盡早凱旋!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