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許多網友還記得--2019年10月1日,正值舉國同慶新中國70華誕之際,江蘇、徐州,徐州市中心醫院產科,一個4胞胎寶寶在這里誕生。
4胞胎寶寶出生在十一國慶時刻,消息傳出立刻引起人們的關注,人民網、新華網等眾多媒體競相報道,4胞胎剛出生,便成了舉國關注的“網紅”。
不過,一胎生下四個孩子,體重最輕的只有2.1斤,最重的也不過2.7斤,對市中心醫院產科、兒科的醫護人員來說,他們來不及興奮、開心,更多的是責和牽掛:出生后他們就被緊急送往兒童監護室治療,呼吸關、感染關、喂養關……每一關都是生命的“關卡”,稍有閃失,都危及到寶寶的生命。
在兒童監護室“住”了50多天的他們,終于康復出院了!11月28日,“國慶”四胞胎中最后一個符合出院標準的二寶也回到家里與兄弟姐妹團聚了。
至此,四個寶寶都康復出院。
一胎生下 “四胞胎” 喜憂參半
10月1日,家住安徽宿州的孕媽小李在徐州市中心醫院經剖宮術產下了四胞胎,而此時4個胎兒的孕周才剛剛29周多一點。四胞胎的主刀醫生、我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張艷玲說,小李自孕4個多月以后,就一直在我院產科進行產檢,直到小李孕29周時,張艷玲為她進行了一系列全面的評估,發現由于四個胎兒的體循環量比較大,若繼續妊娠、胎兒和產婦都將面臨危險。
所以盡管孩子尚未足月,也必須提前分娩。這樣,四胞胎剖宮產手術提上日程。
經過兩天的保胎治療,手術條件在10月1日前夕已經基本具備。10月1日14:35,在產科張艷玲團隊、兒科楊波團隊、麻醉科手術室團隊的團結協作下,四胞胎剖宮產手術如期進行。
麻醉時,孕有“四胞胎”的小李無法像正常孕婦一樣弓腰圈腿側臥露出脊柱,這對麻醉師找準進針點增加了難度,經過耐心細致地摸索,麻醉師吳冠男和劉芳芳精準地將麻醉劑注射進小李的體內。由于術者無法正常平臥,團隊用上事先準備好的墊子、枕頭,讓小李頭部抬高,調整舒適姿勢半臥于手術臺上。隨后,張艷玲主刀,產科醫生程慧、王振坤協助,全體成員保駕護航,四胞胎分別于14:37、14:38、14:39、14:40順利出生,是三個男孩一個女孩,最重2.7斤,最輕2.1斤。其中體重最大的孩子評分最低,也就是意味著狀況最差,最早出現呼吸暫停,后來經過搶救恢復正常。
四胞胎隨即被送入中心醫院兒童監護室進一步觀察治療,小李情況良好,回到病區康復。
全心救治 “五心”保駕護航
因為四胞胎比正常出生的孩子提前近12周,屬于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出生后四個孩子都出現了呼吸窘迫綜合征,我院兒童監護室“五心”保駕護航,除了精湛技術、精心診療外,監護室團隊還做到愛心、耐心、細心和關心。尤其四胞胎出生時恰逢十一國慶長假期間,兒童監護室加班不減班,特別增加了一組護理班人員來照顧好四胞胎。
50多天來,兒科主任周彬、兒科主任醫師高翔羽、兒科醫生楊波、任漪及他們的醫療團隊,護士長張靜和四胞胎的“護士媽媽”們傾注了太多的心血。楊波醫生24小時關注著四胞胎的病情進展,科學制定各種治療方案,并指導護理,對病情每一點微小的變化都認真地進行分析,及時地予以處理。
由于四胞胎呼吸系統發育不完全,需要插管打入肺表面活性劑,維持呼吸,且四個孩子陸續出現呼吸暫停、上消化道出血、喂養不耐受、電解質紊亂等情況。面對這樣一些列的問題,治療四胞胎的兒科醫療團隊有豐富的處理類似早產兒的經驗(在四胞胎入院前高翔羽醫療團隊剛剛成功救治胎齡僅26周的雙胞胎)。經過每天密切觀察病情,及時合理的調整治療,成功避免了四胞胎發生顱內出血、支氣管肺發育不良、肺出血等更嚴重的并發癥。
此外,四胞胎的吃奶消化能力落后,為了解決小家伙的喂養問題,護士們為他們建立了PICC靜脈通路解決輸液難題,保證了體重增長達到標準。同時,護士們為四胞胎放置胃管,以便讓奶汁直接抵達孩子們的胃部,促進消化系統功能的建立。為了避免腹脹、嘔吐,以及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并發癥的發生,開始只能采取超微量喂養,每次喂養早產兒奶粉1-2毫升,小家伙們仍然不能消化且伴有消化道出血。在不能喂母乳的情況下,醫護人員為其選擇了深度水解奶粉喂養,通過醫務人員強大的救治力量,再加上4個孩子的頑強生命力,終于成功渡過了喂養不耐受關。
分別59天后 四胞胎全部康復出院
11月12日,大寶在體重增長到2.02kg時平安出院,11月20日,三寶和四寶也康復出院,出院時的體重分別增長到2.4kg和2.2kg,11月28日,歷經59天的精心治療,體重增長到2.6kg的二寶生命體征穩定,終于康復出院。
據楊波介紹,四胞胎出院時都達到了出院標準,經口喂養達到足量,不需要吸氧等呼吸支持,沒有神經系統異常表現。出院前醫護人員給四個孩子做了相應的體檢測試,早產兒視網膜病篩查全部通過,只需定期隨診。腦干聽覺誘發電位需要2周左右再復查。在糾正胎齡40周時,醫院會安排四胞胎完善頭顱核磁、GMS評估、NBNA評分等檢查。經過后期新生兒科隨診,相信四胞胎在各個方面都會達到正常同齡孩子的水平,期待他們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