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隨著醫學的發展,腫瘤不再是某一個學科可以解決的疾病,同樣,防治腫瘤的責任也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努力。
上月29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腫瘤防治高峰論壇暨2018年腫瘤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在徐州召開。本次活動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腫瘤專業委員會主辦,國家癌癥中心、中國癌癥基金會指導,徐州市腫瘤醫院承辦。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中國癌癥基金會、國家癌癥中心癌癥早診早治辦公室、江蘇省腫瘤醫院等單位負責人和來自全國各級醫療機構的專家學者400余人參加了會議。
大會以“聚力發展·防治腫瘤”為主題,聚焦我國腫瘤專業領域的建設和發展,旨在加強公立與非公立醫療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在共同探索我國腫瘤防治發展前景的同時,提高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促進腫瘤防治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優先高危人群篩查,呼喚更多非公立醫院加入
從目前腫瘤防治整體狀態看,中國在腫瘤防治領域取得了不容忽視的成績,但是我國腫瘤防控形勢仍然任重道遠。
中國癌癥基金會理事長趙平說:從中國整體癌癥防治狀態來說,在改革開放的40年中,我們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仍需要不斷地加強。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癥患者5年生存率的重要捷徑,這個項目的“點”做得很好,但接受早診早治的人群還很不夠,項目的未來發展重點應該聚焦在“面”的拓展上。
“在腫瘤防控上,不管是公立的還是非公立的醫療機構,大家在醫學目標上都是一樣的,都是要致力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趙平說:“有效地提高癌癥早診早治的效果,這項工作非常關鍵也非常艱苦。在有限的條件下,先從性價比的問題解決,從最高危人群的早診早治篩查入手,這樣的話,就能夠有效地提高資金的利用率。”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癌癥早診早治辦公室主任陳萬青表示:癌癥的早診早治項目從短期來看不是一個贏利的項目,但從長遠來看,對促進醫院的發展是有好處的, 以徐州市腫瘤醫院的項目開展為例,近幾年來,無論是醫院的檢驗手段還是診療技術,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升,也樹立了醫院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
針對目前公立醫院醫療資源有限、人滿為患的情況,陳萬青說,隨著癌癥早診早治項目覆蓋面的進一步擴大,希望有更多的非公立醫院參與進來,但承擔早診早治項目需要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我們會對申請項目的醫院有所考核,在硬件和軟件上、設備和人員技能上,都要達到一定的水平。
加強基層科普宣傳,腫瘤防治需要全社會參與
與會的多位專家表示,不管是公立醫療機構,還是非公立醫療機構,在腫瘤防治方面的責任相同,加強規范化診療、提高早診早治意識以及培訓基層醫生等工作迫在眉睫。
江蘇省腫瘤醫院院長馮繼鋒說:“腫瘤的防治需要全社會的積極參與,這項工作不但涉及到醫療機構,也包括向大眾傳播腫瘤防治相關基礎知識。隨著醫學的發展,腫瘤已經可以看作是一個可防可治的常見病、多發病,但很多群眾,甚至高知人群和醫療機構的醫生對于有些防治知識都不是非常理解。腫瘤防治需要全面的科普宣傳,包括怎樣預防、怎樣早發現、發現腫瘤以后怎樣積極救治以及經過規范化治療以后,患者的康復注意事項等方面,是一個全過程的管理,相關科普宣傳對提高全社會的腫瘤防治都很有幫助。”
對于腫瘤規范化治療和多學科聯合會診,與徐州市腫瘤醫院有著多年合作的馮繼鋒院長說:“在國家分級診療的推廣下,大多數的癌癥初診要靠基層醫院,這就需要加強對基層醫療機構的培訓,用規范化的醫療診治來提高腫瘤的常期生存。腫瘤治療涉及多種學科,不能單純靠一種手術或者是化療、放療、介入來解決,在具體診治上我們強調多學科綜合治療,在治療之初通過各學科專家聯合討論,為患者制訂合理的方案,這種模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據了解,徐州市腫瘤醫院接軌國內外先進的診療模式,長期邀請中科院腫瘤醫院專家赴院開展腫瘤聯合會診,截至目前,已有千余位腫瘤患者從多學科診療模式中直接受益。
抗擊腫瘤任重道遠,“徐州模式”推廣全國
徐州市腫瘤醫院作為地市級三級甲等腫瘤醫院,一直在腫瘤早診早治及規范化診療方面不斷探索,形成了獨特的模式,受到業界的肯定。
“抗擊腫瘤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徐州市腫瘤醫院院長張居洋說:“自2014年承接城市腫瘤早診早治項目以來,市腫瘤醫院開展高危人群腫瘤篩查近10萬人次,使腫瘤患者在早期得到發現和治療,使徐州及淮海地區的腫瘤治療效果5年生存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在腫瘤的早期篩查工作、規范化治療、多學科聯合會診方面,市腫瘤醫院已經形成了一種徐州模式、淮海模式,得到了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高度認可,目前已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抗擊腫瘤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張居洋說,腫瘤需要聯防聯治,在這方面,徐州市腫瘤醫院擔當起建設淮海經濟區腫瘤防治中心的重任,聯合了更多的醫院參與到腫瘤的防治工作,在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江蘇省腫瘤醫院等上級單位的指導和幫扶下,不斷拓展項目范圍,加強對基層醫生、鄉鎮醫院腫瘤醫生的專業培訓,發揮區域腫瘤防治中心的作用和擔當,為降低腫瘤發病率接續奮斗。
張居洋說:“我們已經開展了5種腫瘤早期篩查項目,下一步,我們將把范圍進一步擴大到10種常見腫瘤的篩查,目前正聯合淮海經濟區6個地級市20家醫院,在更大范圍內開展腫瘤的早篩和防治工作,爭取在未來5年把早篩人群擴展到50萬人次,同時加大腫瘤的科普宣傳,讓群眾遠離腫瘤高發因素,減少腫瘤的發病率,為實現健康中國、健康淮海經濟區、健康徐州作努力。”
專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交流討論務實高效
大會聚焦中國醫療機構腫瘤防治能力與專業發展,通過大會報告、主題演講、對話論壇等多種形式,共同展望中國腫瘤防治發展前景,有效搭建患者、專家、醫藥企業、投資人服務平臺,促進非公醫療機構腫瘤防治專業的提升和發展。
高峰論壇中,受邀的中國癌癥基金會、國家癌癥中心、江蘇省腫瘤醫院的專家、學者們,就腫瘤防治政策、防治形勢、防控技術、防治經費扶持等方面作了精彩的學術報告。趙平、陳萬青、馮繼鋒、張居洋等分別作了主題為“癌癥基金的使用解讀”“中國腫瘤防控現狀”“MDT(多學科聯合會診)在腫瘤臨床治療中的應用”“立足腫瘤早診早治打造區域腫瘤防治中心”的講座,讓與會者受益匪淺。
當天下午的2018年徐州淮海地區腫瘤防治聯盟年會上,來自安徽省腫瘤防治辦公室、河南省腫瘤防治研究院、徐州市疾控中心、徐州市腫瘤醫院的多位專家就“醫防結合關口前移,做好地區腫瘤防控”“從衛生經濟學角度分析癌癥早診早治的必要性”等熱點問題向與會者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放眼今后的癌癥防控之路,無論從政府、學術組織、科研人員、醫務工作者還是大眾層面來說都重任在肩,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大家眾志成城、矢志不渝,人類攻克癌癥的夙愿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實現。”張居洋院長如是說。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