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張伶芝同志是江蘇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醫生,優秀援疆干部。2017年,得知徐州市第九批援疆人才選拔,張伶芝同志踴躍報名,并經組織考核批準,來到了天山北麓美麗的邊疆小城奎屯市,擔任新疆奎屯市婦幼保健院掛職副院長。工作伊始,張伶芝同志本著“進了奎屯門,就是奎屯人”的主人翁意識,迅速找準角色定位,打開了工作局面。
作為一名業務副院長,張伶芝同志注重從宏觀上統籌各項工作,注重整章建制,優化工作流程。并在工作中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同時發揮自己在徐州與奎屯兩地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將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先進的管理理念、經驗及管理模式進行推廣。借助徐州醫療資源的優勢,促進兩地之間的業務學習、交流、互訪,拉動與后方醫院聯動,增進兩地醫療資源的深度融合。同事注重對奎屯本地衛技人員的培訓及傳幫帶,提升他們的業務能力與水平,
更多時候,張伶芝同志作為一名普通的婦產科大夫,奮戰在救死扶傷的第一線。
援疆干部駐地距離張伶芝同志的受援單位較遠,交通不便。為了工作,張伶芝同志不論刮風和下雨,嚴寒和酷暑,更無論節假日,隨喊隨到,從不講條件。有時候半夜來了危重病人需要搶救的電話,張伶芝同志雖然心里害怕,但為了病人安危,還是咬牙硬著頭皮沖進夜幕,克服一切困難,搶救產后大出血、子癇、異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等急危重病患。
婦產科是高風險科室,干婦產科就要做好不怕臟不怕累的思想準備,只要上了班吃飯和下班就沒了準點,患者的需要大于一切,只要患者能平安無事,患者滿意,就是張伶芝大夫的最大心愿。
婦產科可能前一秒還風平浪靜,后一秒就是驚濤駭浪。不僅有體力的付出,精神上的靜力緊張壓力更大。24小時手機不離身,隨喊隨到。張伶芝大夫笑著說,有時候都有點強迫癥和神經質了,洗澡、上衛生間出來第一件事是先看手機,每天多次查看手機是不是無意中調成靜音了,生怕遺漏醫院重要的搶救電話。
有一次,醫院來了個異位妊娠、腹腔大出血的民族同胞病人,當時張伶芝大夫已經連續上了24小時的維穩值班,又接著上了一上午的業務班,按規定下午可以補休半天,回到宿舍飯都沒吃就睡著了。當接到醫院通知有緊急情況時,張伶芝睡意全無,立即趕到醫院組織搶救。當剖開患者腹部時,發現腹腔內出了很多血,而當時血源還沒送到,情況非常緊急。張伶芝大夫沉著冷靜,協調醫院各崗位、各專業醫務人員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在血源到來前,患者一共出了1500ml血,血壓竟然一直保持平穩。最后民族同胞被成功搶救了過來,她流下激動的淚水,感謝來自徐州的“天使”給了她第二次生命。
在兩年多的援疆工作期間,張伶芝大夫接診患者數千人、手術百余臺,多次參加義診,受益人數達數千人,為受援單位解決缺醫少藥的燃眉之急,受到受援單位同事和當地患者的一致好評。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伶芝同志漸漸的和醫院的很多同事熟悉起來。得知醫院的保安師傅一人帶著一個上高三的孩子,日子過的很是艱辛,張伶芝到保安師傅家探訪。第一次來到保安師傅的家時,發現他們家雖然不大,但是收拾的干干凈凈,雖然沒什么家具,但窗明幾凈,孩子也非常懂事。當看到保安師傅家竟然沒有洗衣機,還在用手洗床單被罩時,張伶芝大夫暗下決心,要給師傅家買一臺洗衣機。保安師傅是一個心地善良,內心很要強的“兵團二代”,說什么也不要。張伶芝大夫就偷偷地買好洗衣機送他們家去,并對保安師傅說:“您的父輩當年也是援疆過來的,沒有他們當年的付出,就沒有現在的新疆。我也是來援疆的,比起父輩,我這點心意真是微不足道,我們以后就是親戚了,以后有什么困難,我們可以一起面對。現在張伶芝大夫和保安師傅親如一家,師傅多次邀請她來家吃飯。張大夫接受了邀請,說:“等孩子考上大學,我們一起在你家里慶祝!!”
張伶芝大夫在新疆還認了一個女兒。有一次張伶芝大夫無意之中得知新疆職業技術學院有一個民族女孩,家庭特別困難,一天只吃兩頓飯,省下錢留給在家上學的弟弟補身體。張伶芝大夫發現這個民族女孩和自己的孩子年齡差不多,暗暗動了惻隱之心,和一起去的另一名援疆干部不約而同地決定資助她度過難關。張伶芝大夫和同事每個月不定期地去看望女孩,在經濟和生活用品上給予資助,并對孩子進行精神鼓勵,孩子一天天開朗起來,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孩子激動地說:“我一定不辜負你們的深情厚意,好好學習,好好生活,將來報效祖國和社會”
受張伶芝同志先進事跡的感染,同時也為了照顧張伶芝同志的生活,張伶芝同志的愛人也申請參加援疆工作,目前掛職任奎屯市高級中學副校長。張伶芝夫婦把家安在了新疆,把情留在了新疆。
張伶芝同志不僅在業務上精益求精,同時,在疆期間,模范遵守政治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廉潔奉公,自覺維護援疆干部的良好形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切圍繞社會穩定、民族團結,醫療援助開展各項工作。被江蘇援助伊犁州指揮部評為2017年度“江蘇援疆工作先進個人。”
張伶芝大夫表示:“我是來工作的,不是來做客的。我深知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我們這一代人經歷過物質匱乏的年代,深知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各種困難也難不住我們。我們已經過了對物質追求的階段,人的一生總應該有理想信念的追求,不然我們來干什么。我有決心、也有信心在新疆這片熱土,在奎屯這塊充滿希望和活力的土地上努力工作,克服困難建功立業,踐行我‘無怨無悔’的諾言。”
來源:人民網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